心灵与心灵相遇生命与生命对话

———访“基于发声诱导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前语言沟通能力提升研究”课题负责人宿淑华教授

时间:2024-03-13     来源: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作者:李灿妍 张悦 段崇蒴 苏钰涵    查看:384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为教育。宿淑华教授自2004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济南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着“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宿淑华教授现担任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特殊教育系主任,兼任山东省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课题“基于发声诱导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前语言沟通能力提升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019年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以及2013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坚守一线 教学相长

宿淑华教授不论自己的科研项目、日常事务多么繁重,她都坚持投身教学一线,为本科生讲授多门课程。对于教师来讲,同时开设多门本科课程的情况并不常见,但本科课堂上愉悦的氛围与十足的获得感给予她源源不断的动力。宿老师认为,本科生课程与研究生课程不同,本科课程的规划更为明确,本科生们初次接触相关领域的知识时迸发出的求知欲和新鲜感,会调和出最强烈的反应,给予她莫大的正向反馈。

谈及自己的教学方法,宿淑华教授对于“讨论”有独到的见解。她提出,主动学习在大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刻不容缓,“讨论”这种学习方式则为这些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环境。此外,为了保证讨论的质量,宿淑华教授强调要重视创设讨论前提———即开展讨论前要教会学生们学科的基本思维模式与分析范式。她还结合自身经历强调了讨论前打牢基础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掌握任何的分析范式和思维方式时就去盲目参与讨论,就只能做一个听众,无法输出任何观点。更糟糕的是,由于同学们没有形成完善的判断标准与学科的基本价值观,更容易受到不科学甚至不正确言论的影响。”

教学一线的坚守给宿淑华教授带来了许多宝贵的收获:每一次授课,都是对当前中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现实的洞察。同学们听课时提出的新视角、自己在授课时迸发的灵感都反哺着她的研究。与此同时,新研究结果的得出也充实着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得以接触最前沿的动态。宿老师认为研究和教学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并提出教学能够使科研能力不断精进提升,而科研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行业发展方向,也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

勇攀高峰 匠心科研

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但是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的道路。“我虽然在科研前期觉得项目很难,但是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对内容的十几次修改之后感觉自己对做研究的兴趣提升了,没有以前感觉那么困难和辛苦。”面对学生的采访,宿淑华老师神采奕奕地说:“我发现沉浸在研究之中会有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项目由枯燥无味变得有趣和有意义。”宿淑华教授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以自身充实的经历演绎了生活的色彩。当谈及到主持自闭症儿童项目的初心和想法时,她表示:“项目源于2018年做研究时的个案,一个孩子有自闭倾向,正在做康复训练,项目内容也是建立在学习应用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宿教授在关注自闭症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数量也逐渐增多。2012年疾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每88个孩子中就有一位患自闭症的孩子,2014年患病率上升到1:68;2018年患病率上升到1:59;2020年患病率则上升到1:54。自闭症儿童的临床症状大多存在语言障碍,例如有的孩子不爱说话,如果采用新的技术,就可以让孩子在说话及与人沟通的方面有一定的进步。宿淑华教授坦言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博士时,她便和导师一起研究自闭儿童的发声诱导的新技术,希望能帮助孩子发声以及提高其语言沟通能力。心怀对自闭症儿童的关心与爱护,抛开一切世俗的附加,宿教授为传薪火杏坛征,无私奉献骨铮铮。

每个人在求知的路上不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科研的过程更是如此。在谈及科研这个话题时宿教授仿佛有无穷的动力:“我在做科研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寻找被试儿童以及追踪录像会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纵然做研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成功之后会获得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在访谈中,当被问到是什么让她扎根学术,苦心钻研的时候,宿淑华教授说:“兴趣将我与学术牢牢联系在了一起,这种对科研的兴趣是我不断前行的原动力。这种动力,促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挖掘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乐此不疲。”她同时也鼓励学生和老师一起适当的做一些项目,研究初期会遇到困难,随着研究的深入与自己的投入,会发现做研究是一件受益匪浅的事情。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就职以来,宿教授科研能力不断地提高,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发表在《心理科学》、《中国特殊教育》、《当代教青科学》等期刊上的论文共30余篇,出版《认知治疗实验实训》著作一部。

    踏破荆棘 勇闯难关
    师者,头顶蓝天,脚踩大地。特殊教育作为一个起步晚、发展慢的专业,在其发展的道路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困难和瓶颈。我校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平均年龄才30多岁,新生力量的注入激发着特殊教育专业向前发展的活力。此时的宿教授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新的一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用热情和爱心带领这批新生力量踏破荆棘,勇闯难关。在宿教授的心中,特殊教育专业是一个朝阳专业,这个专业在不断地被大众接受,被国家不断地鼓励发展。随着特殊儿童的患病率不断提高,国家也在不断加强重视,加大投入。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中心综合楼的建设得到国家发改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仪器和设备购买所花费的资金投入也到达了新的高度。
    当我们带着大多特殊教育学子的疑惑询问宿老师关于特殊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时,她坦言,特殊教育专业就业前景方面是比较好的,例如,基层特殊教育学校非常需要年轻的师资,康复机构及医院的康复科就业机会在逐渐增多。因此,她在设置培养目标时对于特殊教育专业的莘莘学子寄予厚望,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既具备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康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她也在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
    默默耕耘 弦歌一堂
    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默默耕耘十九余载,三尺讲台上留下了她兢兢业业的背影。谆谆授业垂师范,矻矻求真重德修。宿教授对待工作严谨认真,重视每堂课的展示效果,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定的收获。她在每节课前都会准备充分,认真备课。宿教授会以讲故事、讲案例以及放一个小视频等多元的形式给同学们留下一个个闪光的地方,有时更是会加入一些思政元素,希望带给同学们一些健康积极向上的东西,为将来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宿淑华教授在采访过程中让我们感受到她的温婉和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亲和力,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她不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他们答疑解惑,在生活里也时常为他们解决难题,疏导心理问题。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宿教授在对同学们的寄语中提到,她建议每位同学都一定要做好人生规划,清楚地安排大学四年的时间,不要虚度光阴,给自己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其次,同学们在有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抓住机会去实习,学习并精进自己的技能,将课本上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往“高、精、尖”方面发展,弥补特殊教育行业缺乏高端人才的缺口。
    甘为老杆扶新竹,不计岁月苍颜遒。宿淑华教授不仅具有美好的师德师风,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榜样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提高,而且切身实践了“科研没有止境,只有不尽的探索”,践行了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以春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宿淑华教授以自己的独特方式默默耕耘,以心血谱歌课堂。

版权所有 ©2011-2024 济南大学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