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准确识别历史方位,把握政治方向,创新工作方法,是高质量推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二三”发展思路和“四五六”战略部署,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着力点,坚持守正创新,砥砺深耕,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以“六个赋能”全力写好学生工作“奋进之笔”。
一、思想赋能,筑牢理想信念
按照日常教育阶段化,主题教育品牌化的工作思路,紧抓重要时间、关键节点,对全院110多个班级,3000余名学生进行持续性、系列化、全方位的思政教育。组织“开学第一课”、新生入学教育、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念济大芳华,祝扬帆远航”毕业生教育,引导学生不断端正学习态度,强化使命担当;党的二十大青年学生思政讲师团、“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主题党课、“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红歌传唱、“爱我国防”主题演讲等品牌活动,用革命事迹、身边榜样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强化网络思政,依托学院新媒体平台,围绕国家时政热点、方针政策、院校活动、专业科普等,覆盖思想引领、科技创新、心理生涯、奖勤补贷、公寓管理、征兵入伍、考研就业等各个方面,引领发声,用青言青语讲述时政时事。
二、榜样赋能,助力学风建设
立足学院学科特色和学生实际,提出
“一体四翼”学风建设模式、“541”学生培养模式、“三阶段六时期”学涯阶段理论、大学生涯规划一览表、大学生涯导向图。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学有榜样、行有方向,组建“榜样宣讲团”、完善“生涯成长手册”、录制“榜样青年说”、组织“榜样表彰大会”、总结“生涯教育理论”,打造形成“学、涯、说、讲、思”榜样示范平台。在优良学风的带动下,在榜样同学的示范下,涌现出一大批“可亲、可敬、可为”的优秀榜样个人和集体。近几年学院考研报考率稳定在80%以上,考研录取率均超过50%,其中65%以上学生被985、211高校录取。
三、生涯赋能,明晰发展方向
将生涯教育作为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坚持全程贯通的生涯教育理念和分层分类引领的原则,通过激发学生生涯内驱力,提升学生生涯规划力,厚植生涯发展力,赋能学生成长成才。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成长路径,面向不同年级、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为每一位学生订制《生涯成长手册》,个性化开展生涯引导和指导,开展“我理想的大学生活”“新生入学教育”“大学适应性主题班会”“职业生涯规划书设计大赛”“想象简历设计大赛”“朋辈面对面”经验分享会、保研经验交流会、考研动员大会、
“榜样的力量”表彰大会等生涯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纵向构建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成立“朋辈辅导站”“心理辅导站”
“生涯辅导站”,积极拓展校内外育人导师资源,通过专家报告、校友讲堂、实践指导等形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自己的生涯坐标轴上找到可参考、可借鉴的经验方法。
四、科创赋能,创新实践育人
积极搭建“双师双引”科创平台,通过“研+本”“老+新”等传帮带模式打破学生在学历、经验方面的壁垒,形成以赛代练,以赛促学的科创氛围。目前,学院已形成了覆盖面广、方向性明、品牌化清晰的“金字塔”创新教育模式。做实“塔基”,扩大创新教育的覆盖面,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名师讲科创”“榜样谈科创”等科创宣讲活动,低年级学生科创参与率高达95%以上;做活“塔中”,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培养,引导学生通过以赛代练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挑战杯、互联网+、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学生总体参与率80%以上;做精“塔尖”,对优质项目进行重点培育,近几年在挑战杯、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等14项赛事中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200余项。
五、服务赋能,回应学生关切
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关注重点学生群体,为所有学生的成长成才畅通路径,实行一人一档管理,通过家校协同共育等方式,持续动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设立心理谈话室、心理辅导站,邀请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老师担任心理辅导老师,定期为学院学生进行专题心理辅导。构建学校心理指导中心、学院心理与生涯咨询中心、班级心灵使者、宿舍心理联络员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举办心灵使者培训、“治愈心灵,认识自我”心理电影展播、心智拓展运动会等心理育人活动。通过辅导员家访、“千日成长”计划,持续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积极整合多方资源,设立海能赤子、润丰、威高、亘元、应强、佑科、德信佳、金城等多个企业奖学金。2022年全年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谈心谈话506人次,发放临时困难补助 23人,共计22000元,实现困难学生资助比例达到100%。
六、队伍赋能,践行育人使命
从注重制度建设、注重教育培训、注重科研实践、注重关怀激励四个方面,将学生工作队伍培养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排头兵”“践行者”“担当人”。为进一步增强育人实效,提升班主任、辅导员的责任担当,严格落实每周辅导员例会、每月班主任例会制度,共同交流工作计划,讨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商讨难题解决的办法,做到有计划、有研讨、有方案、有推进、有总结。为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鼓励学工人员积极参加专题培训和科研立项,2022年全体学工人员参加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4人参加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培训,1人参加全国高校创业实践指导师培训班。申报校级学工立项3项,党建立项1项,发表学生工作相关学术文章5篇,1人获得济南大学“十佳辅导员”,1人获得济南大学“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1人获得济南大学“优秀教师”,1人获济南大学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二等奖。
党的二十大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擘画了发展蓝图,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路径。接下来,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工作将围绕“五个一”持续提质增效。围绕“一个中心”,把学生安全底线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育人的强大合力;坚持“一个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回应学生成长需求关切,着力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做到破解工作难题有“创新”意识,解决学生问题有“恒久”韧劲;瞄准“一个目标”,坚持五育并举目标,靶向突破,精准施策,全面发力,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一支队伍”,通过研修培训、素质能力大赛、辅导员工作室、十佳辅导员标杆选树、职称评聘等方式途径,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内涵建设,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为辅导员个人发展铺路架桥。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工作将锚定奋斗目标,把握教育之势,发扬守正创新精神,在砥砺深耕中保持定力,努力推进学生工作上台阶、见实效、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