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间四月芳菲天,柳绿桃红梨花白,春景盎然清明来。清明节即是节气又是节日。从节气上来说,它是24节气之一。从节日上来说,它是一个传统的祭祖日。踏清明之际,令人触动的不仅是草木吐绿的春景,也是祭奠祖先、缅怀先烈、追忆逝者、悼念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在祭祖扫墓的人群中,每一个人在表达思念的同时,也在传承着一种文化。
清明时节雨纷纷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姜佳雯
细雨纷纷,烟雾缭绕,又至清明。我站在古老的屋檐下,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峦,心中充满了对故人的思念。清明,这个特殊的时节,总是勾起我对过去的回忆,那些温馨的画面如同烟雨中的水墨画,模糊而又清晰。
我喜欢清明,喜欢它带给我的那份宁静与哀伤,不像其他节日那样喧闹,而是以一种特有的方式,让我们在怀念中感受生命的流转。清明,就是春天的象征,也是思念的寄托。在这个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而我的心,却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之中。
记得小时候,清明节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那时,奶奶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准备各种扫墓用品,而我和哥哥则跟在她身后,好奇地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每当这时,奶奶总是笑盈盈地对我们说:“清明节到了,我们要去祭拜祖先,感谢他们保佑我们一家平安。”那时的我们,虽然不懂得那么多,但总能感受到那份庄重与神圣。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来到繁华的城市念书。清明节对我来说,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但每当这个时节来临,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的青山绿水,想起奶奶忙碌的身影,想起那些曾经陪伴我的亲人。他们的笑容、他们的话语,仿佛就在昨天,却又遥不可及。
在这个特殊的时节,我总是忍不住回到家乡,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漫步在田间地头,感受春天的气息,听着鸟儿的歌唱,我的心仿佛也被洗涤得清澈透明。来到祖先的墓前,我虔诚地磕头,诉说着心中的思念与感激。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他们的存在,感受到了那份血脉相连的亲情。
清明,不仅是怀念亲人的时刻,也是思考生命的时刻。站在祖先的墓前,我总会想起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走过生命的亲人。他们或许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们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坎坷,如何珍惜眼前的幸福。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陪伴与教诲,我们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在这个时节,我们不仅要怀念逝去的亲人,更要珍惜眼前的时光。我们要感恩生命的馈赠,珍惜每一个与亲人相处的瞬间。因为,生命无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让我们在怀念中学会珍惜,在珍惜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清明,是一个充满哀思与怀念的时节。但在这个时节里,我们也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与力量。那些嫩绿的新芽,那些绽放的花朵,都是生命在顽强地生长。正如我们的生命一样,无论经历多少风雨与坎坷,我们都要坚强地面对,勇敢地前行。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和家人聚在一起,一起扫墓、祭拜祖先。在这一过程中,我心中不仅有对故人的思念,更有对现在陪在我身边的亲人的珍惜,无论我走到哪里,他们都是支持我努力前行的动力。每当想起他们,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这大概就是亲人的神奇之处吧。活在当下,不做令自己后悔的事。
细雨纷纷,烟雾缭绕,我依然站在屋檐下,心中还是那份思念与感激。我知道,这份思念会伴随着我走过每一个清明时节,成为我心中永恒的记忆。而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亲人,也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前行路上最坚定的支撑。
清明时节雨纷纷,怀念故人思绪深。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里,用心感受那份淡淡的哀愁与思念,用心珍惜每一个与亲人相处的瞬间。因为,生命无常,珍惜眼前人,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春风送信 万物复苏
外国语学院 王瑾婷
好像杜牧写下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给予了人们一种错觉:清明是灰蒙蒙的,是悲伤的。
清明确有洒扫祭祖的习俗,当人们追忆故人,思念过去的时候,深埋在记忆深处的东西慢慢的在脑中重现,一想到曾经鲜活的人如今在地下沉眠,没有人可以轻易从回忆中逃脱。
可是,我想我们必不能被这其中一部分的习俗所束缚,清明本来也是拥有很多其他温馨欢乐的习俗的,踏青就是其中之一。清明正是万物新发的时刻,生机勃勃,嫩芽破土而出,在初春的微风中绽开自己的枝叶,抽条生长,一时之间,无论是红的,还是白的,无论是梨花,还是桃花,全都放开了束缚,开出了自己的笑脸,风一吹,花瓣就飘飘摇摇地落下了,聚拢在地上,好似为大地披上了一件带着花香的大衣,温暖又可爱。这正是适合出门踏青的时候,叫上三五好友,带上青团艾饭,寻一美丽去处,在万物的气息中谈天说地,感受独属于春天的美好。
唐人温庭筠写清明,写得十分活泼:“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短短几句,便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美好的清明踏青图,无论是春天的缤纷美景还是动物的生动情态都被温庭筠写在诗句中,纸短情长,仿佛那场景直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今年清明,我也出门踏青了一番。就和以前的清明节一样,今年的清明也是阴沉的,风虽然不大但是带着一丝冷意,这让我出游的心情有些大打折扣。也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有什么指引,坐车的时候路过了济南的革命烈士陵园,远远望去,青山依旧,郁郁葱葱,在这本不算明亮的日子里显出一点不一样的光芒,好像烈士们也在这一天出门踏青,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不禁想,当他们看到如今中国的安定和谐,也会感到欣慰和开心吧,再看那些葱郁的植物,仿佛都是烈士们的化身,他们随春风而来,又一次焕发自己的生机。似乎是呼应了我的想法,下午返程的时候,乌云被驱散开来,阳光透过车窗打在我的身上,暖暖的,天地之间都变得金灿灿的,对于完全没想到天会变晴的我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清明,不只是一个回忆过去的日子,它也带给我们希望,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再一次悸动。不管是纪念自己的亲人,还是为烈士们献上鲜花,都使那些已经逝去的仍在我们的生命中活跃,用另一种方式重获生机。生命流转,四季更迭,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尽管生命总是充满变数,可是希望永在,它会被每年的春风送到我们身边,为我们揭开生命的新篇章。
思亲恩对月明 悟人生伴花香
文化和旅游学院 黄艺琛
三月时分清明节至,柳染烟浓,花发妆淡,微风拂面,轻轻带走了冬日的寒冷,迎来了春日的和煦,草木春光之间,诗意缓缓流过,一字一句是怀念,是挽歌是春光,是希望。清明,是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亦是对生命的深深感悟。
思亲恩对月明,我们怀念着亲人的温暖笑容,回忆着他们的谆谆教诲。月光如水,映照出我们内心的思念与感恩,让我们更加珍惜与亲人共度的每一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细雨纷纷,像极了心中那份对亲人的思念,难以割舍。“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没有花赏、没有酒喝,像极了野外的僧侣,内心萧索。“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旷野中的哀思,像极了随风飘飞的纸钱,思念无限。阴阳两相隔,常思未别时念昨日,英烈折柳赴沙场为我中华,马革裹尸成就繁华盛世。忆往昔,恩师于杏坛讲学,三月上巳,诲人不倦培育栋梁之材。如今,他们去了,留下的是春雨沙沙,滋润万物生长。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回忆起一张张熟悉又模糊的面容,心中的情感如潮水般涌动。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那些温馨的回忆,仿佛就在昨天,却又已经遥不可及。我们献上鲜花,点燃纸钱,用仪式表达着对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思念诚可贵,生命价更高。清明,是缅怀,是纪念,更是对生命的深深反思。
在缅怀亲人的同时,我们亦会思考: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度过这短暂而珍贵的一生?生命如同流水般短暂,死亡则是永恒的归宿。正是生命的短暂,才更要珍惜眼前的时光,珍视与亲人共度的每一刻。生命短暂,犹如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绚烂。
悟人生伴花香,清明节不仅是思念亲人的时刻,更是我们思考人生的契机。花香四溢,如同生命中的美好瞬间,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短暂与珍贵,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追求梦想,活出真我。清明诗中,有对故人的情,有对新人的盼,“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生命本是一场修行,我们原是路上的行者。而清明节,就像是一个路标,提醒我们珍惜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用爱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如今春意正浓,诗酒当趁年华。那些平凡而温馨的日常,那些相互扶持的点滴,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在清明之际,用诗意的心情去感悟生命的真谛,去珍惜每一个现在,去追寻那无尽的未来。愿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清明时节,思绪万千,珍惜当下,感恩前行。生命短暂,犹如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绚烂,愿时光永恒。让我们在清明之际,用诗意的心情去感悟生命的真谛,去珍惜每一个现在,去追寻那无尽的未来。愿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明”生之向往
政法学院 苏梦菲
柳条才抽嫩芽,杨树又吐新絮。在这样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却有一层朦胧的悲伤笼罩着我的心绪。
这一次,我在离家一千多公里的异地,没有办法回去,给新丧的外公,除除坟头的杂草。
外公去世的消息,家里没有一个人告诉我。直到我一个视频电话打过去,一切他们想藏的东西都无所遁形了。白色的幡旗刺痛了我的眼球,墙上贴满的白纸黑字让我的心开始惴惴不安,床上那席红色的褥子让我彻底丧失了语言能力。
那时的情绪很复杂,惊讶、怀疑远远盖过悲伤,我已经忘了如何挂掉这通打晚了的电话,当慢慢消化完这一切的时候,迟来的悲伤终于漫过心脏,快要将我溺死在这片伤心的大海里。
我不愿同学和舍友察觉出我的异样,于是照常吃饭、上课、说话、行事,甚至在他们需要捧场时,还能给出一个还算自然的笑容,在深夜里,才会卸下伪装的外壳,任由悲痛的情绪发酵,两行清泪浸润枕席。
我不是无法接受外公的离开,而是一直以为他会陪伴我更长久一点。我从小在外公外婆的抚养下长大,他是一个不留情面的人,上学赖床就会用竹鞭狠狠抽打在我被子上,他是一个严肃刻板的人,如果做出什么不敬他的举动、说了不尊重长辈的话也会挨打。但他也是一个爱护孙辈的人,他会背着发烧的我深一脚浅一脚走在看病的泥泞小路上,他是一个对我寄予厚望的人,会从不多的养老钱里拿出一部分鼓励我好好读书。我每次都昧心地接过,然后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挣钱了一定要给第一个给外公外婆花。但成长是多么慢啊,衰老又是多么快啊,我在地平线上拼命追赶,却还是无法抓住最后一抹残影。
后来,就是火化、清水、出葬,最后一天,爸妈给我发来视频,火焰腾跃升空,烟花在夜幕里炸开,宣告着一场盛大的送别仪式。
再后来,遗憾代替悲伤驻扎进我的心脏,我一直反复在想,如果不去离家那么远的地方上学,如果早一天打过去那个视频通话,或许,会不会就来得及赶回去,来得及见他最后一面,听一听他对我嘱咐的话,陪他走过最后一程。
开学前一天,我去看了外公,公共墓地肃杀冷清,无人踏足,我在墓碑前看了很久,心中已经释怀不少。其实这个冬天,身边很多老人家都离开了,生老病死,这是人间的常态,人们走完自己光芒万丈的一生,终将谢幕,把更广袤的天地让给下一代人、下下代人。我们是山头上喷薄而出的红日,他们是渐渐下山的夕阳,他们精彩的一生已然落幕,而我们也要开启自己绚烂的人生。
我回眺整片墓园,清风拂过,叶子沙沙作响,那一刻,我感受到一股平静的力量,它化成光,聚成云,汇成浪,在生与死的边界,在宇宙的尘埃中开出一朵美丽的小花。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唯有知道怎样体面地迎接死亡,才能懂得如何无憾地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