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成就鼓舞人心,蓝图愿景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总结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非凡成就,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梁八柱,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开启了充满光荣和梦想的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是继往开来的科学指引,是引路领航的实践指南,是踔厉奋发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全党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作为学生工作者,要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抓实日常学生工作实践相结合,坚持“以生为本,以爱为源,以学为要,以德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务实重效、开拓创新,提升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效能。
一、聚力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格局,推动学生工作活起来。
1.守正创新,强化学生思政教育。结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新生开学、毕业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美术作品中的红色基因”专题组织生活会、《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读书分享会、“党的青年运动史”、“新时代的伟大成就”等主题团日活动;新生入学教育暨“开学第一课”、毕业生党员座谈会等活动;集中收听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提升网络思政引领力,线下活动同新媒体平台线上互动,讲好美院故事。
2.榜样引领,注重先进典型培育选树。构建朋辈思想引领机制,培养具有榜样力量的新时代大学生,发挥青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日常工作中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确保优良学风、班风、舍风的形成。
3.凝聚合力,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形成“党政协同、师生互动、校企合作、家校互通、朋辈互助”的全员育人联动机制,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班主任队伍,坚持学工队伍每周例会制度,提升工作实效,加强队伍专业化水平。
4.五育并举,坚持将“育人”政策贯穿在学院各级各类活动中,持续做好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栏、学院网站、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全方位持续进行宣传教育。深入挖掘励学、励志、励行等方面的先进典型,打造特色网络思政品牌。
二、着力搭建“平台抓手”,推动学生工作实起来。
1.坚守根本,狠抓学院学风建设。加强对学风状况的动态了解和监控,建立“学院-班级-宿舍”的多级学风工作体系,推动学风工作的常态化、基础化、有效化和品牌化,将学风教育工作真实落地。强抓学风建设,严肃考风考纪,充分利用学分预警体系,引入专业教师力量,对学业困难学生开展精准帮扶,发挥思政教育引领作用。引校友资源进课堂,开展“学长归来话心得”线上分享活动,线上授课以来共邀请了12位校友参加线上课堂分享,丰富线上教学内容,提升线上上课积极性。
2.落实落细,筑牢日常管理“安全线”。压实安全网格责任制,认真开展安全教育与案例警示教育,扎实做好“六个一”工作。完善重点学生群体数据库,做到“一人一档一策”,学院在学校第二十一届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月工作中表现突出,心理辅导员指导的作品获得省级一等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达到全覆盖。落实学校党委“抓安全、抓学风、抓习惯”要求,创建安全卫生、舒适温馨的宿舍环境,发挥其思政教育文化阵地作用,以优良舍风带动优良学风。
3.优化机制,加强“党团班舍”工作。打造“党建+”育人模式,积极推进党建带团建、班团一体化。进一步整合“三会一课”、团日活动、第二课堂等内容:积极参加“石榴籽一家亲,同心喜迎二十大”等系列主题团课、扎实推进校院两级青马工程培训,进一步深化开展“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等,提升共青团工作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每月召开1次学生干部培训学习分享会;持续推进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改革;组织召开美术学院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担当奉献的学生干部队伍。
4.多措并举,提高学生深造率和就业率。学院党委多次召开毕业生就业专题会议,积极开展“访企拓岗”活动,为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学院组织多场考研宣讲会、专场招聘会与求职辅导讲座,广泛发动专业教师、校友及实习实践基地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就业工作开展。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2.07%,二次就业率突破95%,进入国企、事业单位、行业优质单位人数50余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三、全力创建“品牌亮点”,推动学生工作强起来。
1.以赛促学,科创活动力争新突破。2022年获得赛事体系内全国性学科竞赛决赛奖励41人次,省级以上获奖142人次。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3项、优秀奖6项,山东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优秀奖57项;第十七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山东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荣获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1项;在第六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中,荣获全国三等奖1项、山东省三等奖1项。在赛事体系外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0余项。本年度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
2.以美育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美”丽特色。结合专业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学生组织活动为载体,开展美育与思政相结合的品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举办“济南大学第十三届廉洁文化创意活动之摄影、书法、绘画、篆刻作品评选活动”、“秋雨梧桐叶落时”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口罩创意设计”大赛、“以辩明智,以论明理”校园思辨会主题辩论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新生杯”篮球对抗赛等20余项文体活动和教育活动。学院获得2022年学生活力健身操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2022年济南大学第九届新生合唱节中获“二等奖”及“最佳视听奖”。
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在艺美空间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暨庆祝济南大学建校74周年系列展,展览包括“青未了—山东高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汇报展、黄河文化主题性创作师生作品展、全国高校书法教师书法精品展等,宣传教育效果良好。
3.依托专业,提升社会实践育人成效。暑期社会实践美术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及优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主题墙绘、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社会调研等特色社会实践活动,组建10余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积极发动青年学子投身“青鸟计划·返家乡”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为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贡献青年新生力量。专任教师与辅导员强强联合带领实践队伍将“黄河文化主题创作”与“乡村文化振兴”相融合,从陕西韩城到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主题油画创作讲好“黄河故事”,聊城莘县省派第一书记帮扶村主题墙绘助力乡村文化振兴。1人获评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传承黄河红色故事,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实践项目获评省级优秀服务基层实践项目。
今后,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工作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更加进取的拼搏精神、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学校、学院发展,在全面推进美术与设计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创新服务、规范管理、彰显作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