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时间已过两年,回想这两年的学习经历,我仍旧感觉有些奇妙。
说起我与英语专业的缘分,那还真的是有点遥远了。我这个人自小的爱好就有点与众不同,小时候的我也没有什么朋友,最喜欢的就是看书,中外书籍都看,故事书和小说也都有阅读。第一次升起学英语的念头是在小学,那时在读《哈利·波特》,觉得其中的故事真是精彩纷呈,外国的文化真的很有意思,但是是谁把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变成中文的呢?我看到了书册封面上的译者,原来是他们!于是我便有了想要读英语专业的想法。
上了初中之后,有一档叫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火了起来,通过这个节目,我认识了一位优秀的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老人家一生以宣扬中华文化为己任,立志将中国的诗词翻译成英文传播到外国去。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韵律是翻译的一大难点,其中的意向更是复杂,想要将它们准确的翻译成英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许渊冲老先生并不畏惧这些困难,他提出在翻译时可以遵循“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为中国的诗词翻译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了解完许渊冲老先生的故事,我更加坚定了选择英语专业的想法,我也想成为一个像许老先生一样的人。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那一刻,我填报了英语专业。
带着满腔的激情与热血,我来到了济南大学,本想着自己有高中的基础,大一的课程还不是信手拈来,可是,大学的学习并不是那么简单。初高中的英语是应试教育,大学的英语专业则更加细节和灵活,比如口语课就让我有点不适应。口语考验的是对英语的地道运用,看似日常的对话有时也不好回答,更不必说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最重要的是,我在之前的学习中很少“说”英语。
开不了口,言之无物真的是我在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了,明明用中文就可以侃侃而谈,用英语却说不出口。为了改变自己的这种窘况,我在这两年间做了很多努力,课上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外参加演讲比赛,通过各种途径努力让自己“说”英语,渐渐地,我发现说英语也没什么难的。
如今我已经学习英语两年,马上就要变成更加忙碌的大三学生了。专业分流的时候,我并没有选择师范类,而是遵循我的内心选择了非师范,尽管人们总说当老师更加稳定,我却觉得既然成为一名翻译是我的梦想,我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语言是美丽的,当我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中时,我感受到内心平静的欢愉。在英语的领域,虽然我还是一个小白,但为了我的梦想,我不会放弃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