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质量后勤服务保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9-11     来源:后勤管理处     作者:刘培华    查看:398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济南大学主动担当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责任。提出肩负新的时代使命,济南大学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立足新起点,融入新时代,学校奋力吹响“阔步冲一流、谱写新篇章”的前进号角。后勤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行的后盾,学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后勤的支撑和保障。后勤贯彻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和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建立高质量服务保障体系、提升综合保障能力、促进管理创新和转型升级,在新时代坚定做好“三全育人”,从建设节水型高校到建设节约型高校,从建设绿色学校到建设低碳学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建立后勤服务体系,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1.加强理论学习,注重思想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借鉴“第一议题”的做法,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学校刘春华书记、刘宗明校长讲话精神和学校新近出台的通知文件,学习上级主管部门出台的有关通知和文件,及时了解政治理论知识、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学校工作新业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高质量推进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第四次党代会工作部署落到实处,牢记三个务必,凝心聚魂筑牢根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大力提升后勤精细化管理水平,带动广大职工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培养“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把加强后勤管理融入学校发展,心中始终装着学校、装着师生,不断提高后勤职工的整体素质,坚决消除“门好进、脸好看、事缓办”的现象。

教育引导全体从业人员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好底线不踩红线,做到自尊自重自警自省,不断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不能出现业绩做了一片,投诉和举报跟了一片的苗头或现象。

2.围绕学校工作要求,研究开展工作。既要埋头工作,也要抬头看路。既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也要围绕学校重点工作,研究落实,创造性开展工作。后勤要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做保障,紧盯“冲一流、进百强”,围绕2024年工作要点,锚定目标抓落实、聚焦重点求突破,以实际工作成效开创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

(二)组建运行维修团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围绕能源供应和安全,构建运行和维修团队。以能源服务管理中心为主体组建运行稽查团队,严格管理、定时巡查,建立问题台账;以物业服务管理中心为主体组建维修维保团队,及时处理问题台账和有关设施设备维修工作。实行维修全过程管理,从报修、立项、签订合同,维修验收、审计付款等各个环节有人盯,保障维修质量和效率,切实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为师生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1.组建能源运行稽查团队,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精准聚焦“规划杂、基础薄、设施旧、分布散、队伍老”的能源工作现状,统筹规划,先易后难,采取多种措施,着力解决“保障弱、管理粗、能耗大”的能源工作短板。

按照后勤管理处党委行政的要求,对人员和工作进行梳理,根据“量才适用”原则,组建能源运行稽查团队,定岗定人定责。根据校园安全检查及用能稽查规范要求,发扬人人都是稽查员的作风,划分4个区域,责任到人,做好能源源头稽查和安全检查工作。对安全检查及隐患实行台账管理,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及时汇报,积极制定预案。做到问题有人管,未改有预案,整改有方案。

严格执行水电暖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全校的用水用电进行拉网排查,坚决治理私拉乱接现象,终止外供水电线路3处。针对食堂内多业混搭,班组频换,接线混乱的问题,采取总表前置的措施,从配电室加装总表计量,食堂自行管理计量分表。目前两个校区有7座在用食堂,按照“能总不分、能内不外”的原则,完成治理工作。在线路普查的基础上,分类管理,着手安装、更换水电表,挂表计量,先付后用。先后更换安装水表248块、电表317块,进一步增加计量范围和提高计量的准确性,提升能源管理服务水平。建设、完善济南大学能源管理服务监管平台,不断扩展监测范围和系统功能;做到运行有数据,稽查有手段。

2.组建维修维护团队,保障设施设备安全运行。校园设施设备是支撑能源运行的基础,是后勤部门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后勤管理的重要内容。组建高效的维修、维保团队,完善网格化监管制度,加强对校园环境、绿化维护、楼宇保障、设备设施维修保障等服务项目的巡查和监督。与能源运行稽查形成互补,从起点到终点,从源头到用户出口,切实维护和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3.建设后勤管理信息化平台,人防+技防,筑牢能源供应的安全屏障。加强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设济南大学能源管理平台,实现水电运行智能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对发现的用电超载、管线“漏水”等问题及时报修。建设智慧后勤网络报修平台,通过网络接受师生的报修。2023年完成接报维修31000余次,实现“快受理、快处理、快反馈”,既为保障能源供应增加一道安全屏障,又能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赋能学校事业发展。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抓细管,推进“三全育人”暨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校建设

后勤的服务管理工作具有双重性,不仅要满足广大师生的生活服务需求,还要承担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责任。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紧紧锚定“冲一流、进百强”奋斗目标,坚决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以满足新时期师生对服务保障的期待和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规范后勤服务管理,切实提升内部治理水平,持续推进节约型校园和绿色校园建设,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持续推进育人工作。

(一)完善物业服务监管体系,做好服务保障和服务育人工作

校园物业和服务项目具有双重性,既要满足广大师生的生活服务需求,还要做到“服务育人”。加强校园物业和校园服务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统筹校园物业和服务项目的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和重点相协调,所有物业和服务项目的管理变革与创新举措都要坚持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有利于立德树人、有利于学校发展,切实维护、提升学校和师生权益。

1.完善校园物业监管办法,构建后勤为主、各方联动的监管机制,加强校园物业管理工作。细化校园物业服务内容,严格监管标准,制定8个考核表,从能源水电管理、校园环境管理、校园绿化管理、楼宇内外设施设备维修、教学和公寓楼宇卫生和会务保障等八个方面加强考核管理。强化校园物业服务意识,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改善学校教学、科研、办公和生活环境,促进校园物业服务水平与学校事业同步发展。

2.加强校园服务项目监管,切实服务全校师生。加强校园服务项目监管,兼顾服务项目的公益性和市场化,引入校园服务社会化机制,满足师生的多样化需求。分清双方权利和义务,明确监管内容、要求和处罚规定,从源头加强监管,切实加强校园服务单位服务质量的监管力度和水平。校园服务价格:洗衣单脱水每次0.3元,快洗每次0.8元,标准洗每次2元,大件洗每次2.3元;电吹风每分钟0.1元;直饮水每升0.2元;普通开水每升0.04元。校园服务价格低于全省高校同类项目的平均价格,为师生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3.物业始终将“服务育人、劳动育人”体现在员工劳动的第一线,倡导在点滴的工作日常中保持优秀的民族传统品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新时代的学生群体和一线员工。物业服务中心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师生结对共建的创新形式,激发党支部的生机活力;与学生工作处联合打造第二课堂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志愿服务、勤工助学、义务劳动等生动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清扫落叶、美化校园”活动、“冬日清扫积雪,保校园畅通”活动,让学生们真正出力出汗,体验劳动过程的艰辛,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感悟劳动光荣。充分发挥物业劳动模范的示范效应和标杆作用,以八教卫生保洁员为榜样,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评选技术能手,以榜样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成长,注重“手把手”“一对一”的言传身教、以老带新、以强带新,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探索校企共建共融的“劳动育人”新模式。

4.应用智慧平台和新技术,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梳理学校传统服务业务,协同多元化的“科技后勤”、“智慧后勤”的复合应用,探索新的服务标准升级和服务技能改进,提高后勤服务工作效率、质量水平。统筹后勤服务、社会化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就业、全学段游研学等多元服务于一体,搭建平台,促进供给侧主体之间、需求侧主体之间、供需主体之间实现战略整合与便捷对接,发挥高校后勤社会服务企业更多元、更切实、更具社会前沿、更具引领性的服务整合能力,与合作院校共同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的延展度,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适配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服务感知与技术技能应用水平、基础管理能力。创新挖掘后勤与校园服务企业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加速校企文化融合的同时,探索多维度“三全育人”模式。

(二)构建节约教育管理体系,做好节能降耗和“管理育人”工作

构建校园节约管理服务体系,成立后勤牵头,各部门参与的节能教育管理机制。以上率下,开展节约教育。坚持业务“管理”和“育人”相结合,强化“管理育人”。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及育人优势,在师生中培养节约意识和节约行为,走出学校,发挥带动和示范效应,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1.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让节能理念深入师生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能源、物业和服务项目管理,切实杜绝“跑冒滴漏”及浪费现象,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环境日等节日开展节能教育和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节约意识和节约行为,强化后勤管理育人的示范效应。连续3年与水利与环境学院联合开展以节水为主的节水节能教育系列活动,逐渐得到师生的认可和支持。

2.以建设“山东省节水型高校”为契机,全面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近年来,济南大学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统筹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建立新节水机制,实施“节能教育三进工程”,把节能教育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实现节能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降耗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等科创竞赛,先后获得山东省节水型高校、山东省节能清洁生产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称号。今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节水宣传力度,不断巩固节水型高校的建设成果,全面推进节约校园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构建校园有形文化体系,以文化人,做好“环境育人”工作

校园是大学精神、文化和学术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加快双高建设、实现创新性、国际化、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学校积极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高雅、有利教职工科研、教学、生活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美好校园,集思广益科学谋划,在《济南大学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节约型校园建设、绿色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持续推进建设工作。

1.打造园林景观,建设修读点。校园修缮从防水到保温,从墙面到地面,从楼外到楼内等,持续采购优质产品和服务,争创优质维修工程。按照“以终为始,以用为本,能留则留,能改则改”的原则,翻新改造既有建筑和设施设备。

先后建设完成“颂园”、“涵廊”和升华广场亮化等景观建设。学校现有乔灌木总数达 16 万余株,种类达 40多科、157 个品种,绿化覆盖率达 40.3%。2023年再次完成校园规划修编,对校园建设和绿化工作提出规划,描绘美丽校园图景。依据校园规划,结合绿化美化实际,拓宽松竹园西侧道路,栽种松树和竹子,让松竹园实致名归;绿泉广场绿地种植油菜花,打造宜读宜乐的学生修读点及济大地标打卡地。

2.以建设“山东省绿色学校”为抓手,推进低碳校园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完善的绿色学校相关政策、管理制度、标准体系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促进学校绿色发展。学校成立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专门部署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建立生态文明教育长效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师生全员参与、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不断加强校园基础建设、改善物质条件,推进“三全育人”暨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校建设。不断推进“绿色学校”、“低碳校园”建设,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济大贡献。

三、加强内容治理,提升高质量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一)优化运行机制,提升高质量服务效能

梳理部门岗位职责(责任)清单,严格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理顺后勤管理保障运行体系;充分利用更新换代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设备设施、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后勤设施运维能力,全面提升后勤服务的管理效能;按照精简统一的原则,优化组织架构,统筹协调各类保障资源,面向三化“服务社会化、管理规范化、运行高效化”推进后勤保障工作。

(二)培养专业能力,提升服务意识

随着后勤服务范围、业务类型等的不断变化,对后勤管理人员的知识基础、专业技术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后勤亟须从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通过岗位培训、技能竞赛、交流协作等方式,不断更新后勤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强化后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三)建设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后勤主动适用互联网+管理模式,把信息技术与管理工作相融合,以信息技术开发为基础,通过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设功能齐全、优化高效的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提升后勤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根据师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和高品质的服务体验需求,优化服务功能,以App、小程序、公众号等服务形式,打造高效、便捷的后勤智慧化服务保障新模式。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起航正当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学校第四次党代会部署、“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双高”建设任务,锚定“冲一流、进百强”奋斗目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的重要要求,强化事争一流、争先进位的意识,统一思想、团结协作,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建设高质量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干出新业绩。

 

版权所有 ©2011-2025 济南大学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