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食堂管理 助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

时间:2024-09-25     来源:后勤管理处     作者:张依凤    查看:257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要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之高、法治建设之快、政策措施之严、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是广大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后勤管理处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发展理念,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的思路、新的标准和新的举措,主动作为,认真做好食堂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提升活动,更好地为师生提供安全可口的饭菜和优质的服务。

一、丰富师生餐桌美食,提升舌尖满意度

学生食堂,是一张生动鲜活的高校名片,承载着学校的烟火气息,也是每一位高考学生了解、亲近一所高校的直接窗口。学校7个食堂280个窗口,一直坚守公益属性,重点关注保障性伙食,平价菜、限价菜、低价菜、免费汤保质保量及时供应,切实惠及用餐学生;优化基本伙食和特色窗口搭配比例,为学生提供可口、营养、实惠、卫生的饭菜;推动饮食高品质发展,烧卖、糁汤、砂锅粉、麻辣香锅、小面、石锅拌饭、小火锅、自选菜、低脂餐等各类美食,引驻瑞幸咖啡、包子客、麦当劳等连锁餐饮品牌,把子肉、甜沫等济南传统小吃。百味荟萃,脍炙天下,无论学生热爱“麻辣酸爽”还是追求“鲜香营养”,在食堂里,总能找到独属的那份美味,师生不出校门,既能品尝到各地的美食美味,又能找到家的味道,真正实现了“乐享中华美食,共创济大生活”,幸福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

二、精细筑牢舌尖防护,打造阳光新食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监管必须零容忍,防范化解风险是守护食品安全最核心的工作任务,后勤管理处采取四位一体的安全管理模式,以风险管控为核心、以排查治理为基础、以应急响应为补充、以食品安全为目标,从规范流程、明确责任、落实培训、加强考核、强化监管,坚持底线思维,强化事前预防,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多措并举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一)建设远程监控平台,7个食堂334个摄像头全部联网,从原材料入库、切配、售卖、留样全过程监控,校园食品安全实时监管,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设立“双总监”、“双安全员”制度,拧紧食品安全“双保险”,实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专职食品安全员”进行有效监管。定期对食堂员工培训和考核,提升专业职业素养,培养后勤服务者的育人情怀。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登记,落实每日晨检制度,建立夜查制度,做到日事日清、日事日毕。

(二)实施见证取样,后勤管理处检测室对原材料和餐具每天进行抽检,全年累计抽检蔬菜和肉300余次。餐具消毒实施六步法,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六二次消毒,每个食堂还建有快速检测室,对餐具进行抽检,确保原材料和餐具安全。严格食品留样管理,认真落实留样制度。

(三)构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公开招标26家大宗食品供应商、集中定点采购,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食堂大厅展示原材料,建立健全引进和退出机制,及时劝退服务能力较弱、质量较差的供应商。各食堂如实记录和保存采购、加工、贮存、运输、检验、销售、召回等信息,食品进货票证齐全,保证食品可追溯。

(四)后勤管理处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形式,四个日常监管检查制度。食堂负责人进行日常检查;后勤管理处驻餐厅经理负责食堂日常监管;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对食堂进行抽检;饮食服务管理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堂进行抽检,并将抽查事项、抽查计划、抽查结果进行公开,对发现和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到位。 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专题培训,指导食堂加强环境卫生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优化厨房布局及硬件设施,引入色标管理、4D、5常、6T等管理方法,提升后厨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打造“清洁厨房”。校内所有食堂均达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A级标准。开展优秀员工和星级窗口评选活动,评选了21个五星级窗口和4位先进个人。第八和第九食堂获得山东省高校星级食堂,打造济大“阳光饮食”品牌。

(五)后勤管理处与各食堂经理签订《食堂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食堂管理工作目标重点,按照“一岗双责、沾边有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形成“安全担子大家挑、人人肩上有目标”的工作局面。

(六)畅通学生反馈的三个渠道。在食堂设立了意见箱和经理微信投诉平台,及时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后勤管理处在智慧后勤设立服务监督平台,安排专人负责;专人负责接诉即办学生反映的饮食方面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和回复。食堂定期对学生开放参观,让学生了解操作间防蝇防尘措施、餐具消毒、食品留样、原料采购记录、食品加工流程等,感受食堂员工以身示范,细致工作,文明服务的“工匠”精神,学会认真做事,以礼待人。各食堂设立留言本,在收到同学们对于轻食的需求后,一食堂迅速开设了简餐。生动的留言让食堂可以更近距离掌握学生的需求,了解自身的不足,清晰菜品改进的方向。

三、营造文明就餐环境,服务育人进食堂

学校食堂不仅承担着全校师生的一日三餐,还是学校重要的育人场所,后勤管理处始终坚持“三全育人”宗旨,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提升文化内涵建设,把此项任务渗透到平时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个整体,营造出浓厚的育人氛围,真正做到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的全方位育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餐饮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获得显著效果。

(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践行“大食物观”,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用实际行动将光盘行动落实到位。食堂实行大、小份菜售卖,开设自选菜窗口,米饭可以免费续等方式,师生可以实现按需取餐,满足多样化需求,切实改变餐饮浪费现象。食堂作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化主阵地,大厅墙面、餐桌、楼梯口等醒目位置都张贴有勤俭节约、文明用餐、平衡膳食准则等宣传标语,传递绿色新理念,营造健康新饮食。采取形式丰富的活动推动节约食物,如光盘行动,世界粮食日节粮主题活动等,让学生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需求为先,打造粘性食堂,通过布局调整,在餐饮空间设计中融入交流、研讨、学习功能,满足学生小组研究、阅读讨论、备考学习等需求,室内沙发卡座为自习和研讨学生提供轻松舒适的学习休闲区域,还有免费饮用热水、粥、姜糖水、用电插口等,温暖温馨的就餐环境,成为学生聚会、学习交流的社交宝地,学生从书中走出就可以直奔心仪的“饭菜窗口”,体验心头与胃口的双重满足,同学们反响良好,纷纷点赞。这个举措不仅增加了食堂的有效使用时间,同时也赋予了全方位育人的新功能。

(三)爱心助学传播积极力量,通过开展“光盘”爱心餐、中秋免费送月饼、“温暖回家路”寒假路费专项资助等活动,体现对贫困学生的关爱。美食品鉴会、“食”刻坚守用心保障3·15、“巧手美团扇,感恩母亲节”既体现学校的温馨与人性化,又对学生宣扬感恩诚信的重要意义,引导教育学生懂得助人、回馈他人,培养感恩之心,做感恩之人。

乐享中华美食,共创美好生活,食堂琳琅满目的各色美食触动着学子们的味蕾,每一道精致的菜品里都揉进了家的味道,承载着学子们的记忆,记录着他们的学生时代,破译着味蕾上的“基因密码”,解锁着济南大学的山水风情,是文化的一脉传承,也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汇和碰撞。学校食堂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承担了广大学生的饮食生活的主要任务,现在已经不仅是学生吃饭才去的地方,更是学校“三全育人”的一个重要战场。学校领导关心重视,后勤管理处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在保障基本餐饮服务的同时,规范学生食堂运行机制和风味品种项目的运营,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维护校园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当下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会因为美食奔赴食堂,来一场说吃就吃,痛快吃喝的“味蕾游”,食堂已经成为一个聚集美食和欢笑的地方,就像一场独特的音乐会,让每位学子都能在这个温馨的空间里留下属于自己大学美好生活的记忆。

版权所有 ©2011-2025 济南大学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