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打造“多维五全”育人新社区

时间:2024-10-23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作者:胡春雷    查看:114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提升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系统化、精细化,将校院领导、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下沉一线,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党建和思政工作进社区,将学生社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域与载体,把各类育人力量有效压实到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第一线,把学科、课堂、教师、朋辈等各类育人资源有机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第一线,实现育人空间在一线整合、育人队伍在一线融合、育人功能在一线耦合、育人资源在一线聚合,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把学生社区打造为集学生思政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学生社区生活中,按照试点先行、项目管理、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分年度、分学院、分楼宇逐步推进。重点打造“价值引领”“安全保障”“思政育人”“文化浸润”“成长服务”等五大体系。

一、突出党建统领,构建全方位的价值引领体系

为扎实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学校制定了《济南大学辅导员(班主任)进学生公寓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进公寓,引导学院探索建立“一党三长”制度,即党支部-宿管部长-班长-舍长,副书记任楼长-辅导员包年级宿舍-班主任包本班宿舍-舍长,辅导员任楼长-党员干部任层长-舍长等不同类型楼宇管理模式。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公寓次数和效果凸显。大大推进了学生党支部公寓阵地建设和学生党员示范宿舍建设,为党员宿舍挂牌,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良好示范引领作用。优化拓展党建阵地,创新活动载体、工作方式、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作用,引导学生党支部及学生党员积极投身学生社区治理及服务。疫情期间,在学生社区内建立“七大片区”临时党支部和驻楼专班,各驻楼专班、临时党支部在疫情防控期间保证校园安全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探索出了学生公寓党建引领的新模式。

二、夯实安全底线,构建全覆盖的安全保障体系

学生社区是学生学习生活最为集中的场所,社区安全是底线、是红线。大力推进学生公寓安全建设,夯实学生社区安全体系,形成“制度建设-教育培训-安全检查-消防演练-隐患排查-整改落实”的工作闭环,是构建平安社区的核心要义。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生公寓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安全教育相关文章,引导学院通过主题班会、学生干部会开展常态化安全教育;学生社区安全卫生检查实行校院两级联合检查,每周实现各年级多轮检查,全部覆盖,并将检查结果形成安全检查工作通报,反馈给学院进行教育处理;校院多部门定期联合开展学生公寓专项检查,集中排查学生公寓安全隐患,及时整治。每周定期组织开展消防逃生灭火实战演练,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加大学生晚归未归的检查教育力度,每天反馈晚归未归处理情况。排查校外住宿人员,逐一核实是否签署承诺书和告知书,并安排专人定期与学生联系沟通安全状况。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对学生开展反诈宣传、防溺水教育、法治讲座、纪律教育和健康教育,落实值班值守,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党员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确保学生社区安全稳定。

三、坚持全面发展,完善全时空的思政育人体系

为深度打造育人园区,在第十一教学楼建设了济南大学“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打造了便民警务室、石榴籽工作室、易班工作室、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人民武装部等服务室,配套了自助打印、查询设备,多部门联合值班办公,为周边10多栋公寓上万学生提供服务,大大方便了学生业务办理;引导学院在有条件公寓内建设育人功能间,提供学生学习研究、谈心谈话、科技创新、文化活动等活动场所。推进辅导员常态化进入学生社区,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社区活动指导工作,切实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选取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担任“一站式”学生社区导师,进行专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咨询和朋辈引领等指导,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推动全员育人。

打造“一核引领,多元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要求,在相关社区选拔党团员、优秀学生骨干成立“一站式”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加强社区学生组织建设管理,将学生参与社区工作表现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常态化学生服务和权益维护机制,组建朋辈导师队伍,形成“多元治理”的育人新渠道。建立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物业-自管会三级管理模式,层层分工,分级负责。将学生宿舍公寓楼划定不同片区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物业管理,自管会形成区域联动,协同育人,及时处置化解矛盾,及时消除隐患。

四、立足学院特色,构筑全维度的文化浸润体系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培养深受中华文明滋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持续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提升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在公寓内打造文化品牌,重点加强党建、学风、志愿服务、宿舍安全、特色寝室等方面文化建设。将思政元素引入社区空间,通过在社区楼宇、寝室设置文化展示墙等形式,开展价值引领。社区文化活动品牌不断优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凸显效果。“公寓的故事”“宿舍文化艺术节”“学生公寓创先争优”等公寓品牌活动不断深入人心。通过“青春榜样·济大繁星”等榜样示范活动,大力宣传身边榜样人物、先进事迹,强化榜样熏陶。在学生公寓推进“十百千”示范引领工程,加强“退役军人示范宿舍”“十佳学风宿舍”“优秀文明宿舍”“学生干部示范宿舍”等示范宿舍建设,发挥优秀学生宿舍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各类优秀模范宿舍评比等榜样激发,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治理,持续拓展朋辈教育的新渠道。各社区发挥学科特色,结合专业特点举办相关活动,建设学院文化阵地,浓厚学科文化氛围。各学院在社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营造学生公寓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五、聚力智慧赋能,构建全过程的成长服务体系

逐年加大学生公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完善社区内服务设施,不断丰富学生多样化生活需要。经过近几年不断努力,学生公寓服务设施较为健全,当前学生公寓逐步配备吹风机,洗衣机,饮水机,浴室,空调等服务设施,基本满足了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不断完善学生公寓智慧服务系统,实现了智慧管理,全部学生公寓安装了智能通道机,并上线了宿舍管理系统,提高了学生公寓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学生公寓内的智能控电系统,自动识别大功率电器,实现自动断电。学生公寓智慧报修系统,实现了线上申请,及时处理。当前通过接诉即办系统,完善了学校的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更好更快地解决了学生的合理合法诉求,最大限度实现学生公寓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智慧信息化,打通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

自探索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以来,在党建引领、思政育人、文化浸润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目前我校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下一步学校将根据全校公寓的布局和学生住宿情况,采取分类分布建设。一、试点先行,分类实施。先从学生住宿最为集中的几个学院作为试点,以学院为主体,相关部门为指导,对空余宿舍进行改造,建体系,驻队伍,分楼层、分体系建立走廊文化,边实践边完善。二、单体设计、一楼一制。住宿相对分散的楼宇,进行整合再集中,每层留出几个空余房间,试行管理体系协同,队伍轮值进驻,文化精准浸润,空间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成熟一栋楼,建设一栋楼。三、依托驿站,辐射社区。主校区北院、南院和舜耕校区各依托一个公寓建立三个功能型社区,建立学生事务服务中心,辐射全部学生社区。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当前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学校将继续积极作为,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硬件和软件保障,搭建多元育人平台;转变工作模式,凝聚育人合力,推进各类队伍下沉;注重文化浸润,加强榜样引领,打造品牌活动;强化数字赋能,深化学生社区综合治理创新,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贡献更大的力量。

版权所有 ©2011-2025 济南大学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