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交叠间,在济南读书的第一年就这样悄然不觉间流走了。现想来时,记忆里定格的画面一帧帧自脑海涌出,见证时光流转的泛黄底边,画面早已不再清晰鲜活。凑近而看,细细回想,记忆却是带着温度的。残存着的这点温度,许是因为济南四季分明,故而记忆虽模糊却又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乍一看,济南的四季同其它城市倒也没什么不同:八月盛夏的炽热、十月秋风的清爽,甲子湖畔温暖的春水、纷扬的雪花……可当置身其中,看着春夏秋冬纷纷然地走过,伴着一年的喜怒哀乐,“济南”便不只是文字,而是可感、可听、可观、可触。
可感,是济南的秋,是九月初识济南的欢欣。去年此时,带着一脸的期待与欢喜来到新的城市。秋日的周末,温度是舒服的、轻风是可感的,总喜欢在济南的小路上闲逛,感受这座北方城市的爽快。印象里路边的树并不算浓密,加之许多叶子的调落,故而抬头看到的总是高高远远的蓝天和稀稀疏疏的几缕白云。路边堆积的黄叶,也被扫得整整齐齐、并不凌乱。走在这样的城市里,吹着秋日清爽的风,心里的焦灼好像也渐渐随落叶而去了。常言道秋风萧瑟,给人以感伤之意,可济南的秋天就像济南人那样温和,不论年龄、不论职业,见面就客客气气地喊你一声“老师”。故而我对济南九月十月的印象是极好极好的。
刚刚过去的夏则是可听,想让你听的是济南的泉和雨。记得六月底去趵突泉,刚入园就听到“咕噜咕噜”的水泡声,心里不禁纳闷:趵突泉这么快就到了吗。细细看去,只是一股无名的小泉水,声音就已经这么响亮了。于是纳闷被好奇替代,我加快步子朝着趵突泉走去,想去听听“天下第一泉”的声音。“泉城”二字绝非虚名,趵突泉被一圈圈的人围着,汩汩的泉眼以极为蓬勃的姿态向上喷涌,人声鼎沸中,却依旧能听到声势如雷的浩大泉声。这就是济南的泉,听起来响亮的很。
值得一听的还有济南的雨。记得复习周时总是会下雨,坐在一张靠窗的桌子边,就能听到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雨势不算大,却总能听到雨滴落地的声音。向窗外看去,雨丝如同数万根绵密的银针向下倾泻,带着极犀利的刷刷声、却又踏实稳重的落在地上。济南的雨声值得一听。
可观,则是济南的冬雪,一览无声的浩大。“寂静而又热烈”,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济南落雪时的由衷感叹。南方舍友从来没有见过雪,已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天黑地暗间,只有几盏路灯泛着昏黄的幽光,借着这抹光源能看到雪粒快速的向下旋转,一粒紧接着一粒,仿佛自天际到地面有着密密麻麻的雪线。而远远看看去,则是一片苍茫,眼前是满满的一闪而过的白色残影。看起来如此“喧嚣”的场面,却是没有声音的,是万籁俱静的,济南的雪实在是可观可赏。
而可触的,是总在济南匆匆停驻的春日。印象里济南的春天总是转瞬即逝,还没来得及好好触摸就迎来了夏天。不过短短的一触,却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山公园里一树树生机勃勃的新绿,千佛山拾级而上时路边随处可见的无名小花,甲子湖畔那汪泛着淡淡绿意的春水,泉城广场里清新馥郁的郁金香花海……如此看来,济南很多地方的春意都被我触摸过。轻轻摘下一枚嫩绿的树叶或是一朵浅粉的小花,夹在书本里,虽说春天很快就要结束,却也以随时可触的形态留住了在济南度过的第一个春天。
济南一年,四季纷然。而今,转眼又是一轮新的四季更迭,济南于我的印象或许会更加翩然。且期待着吧,四时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