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助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时间:2024-11-13     来源:教务处     作者:张杰    查看:77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高校而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质量立校,筑牢人才培养之基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是高校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学校立足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各环节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将质量作为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成效的根本标准。

(一)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

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是引领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就是要实现高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高度契合,把其作为推动学校不断前行、不断超越的内生动力。经过几代济大人的孜孜以求和不懈努力,学校探索出一条从质量意识形成质量规范、从质量规范走向质量自觉的质量文化建设成功路径。

一是确立了同向同行的质量意识。学校坚守质量为先,自2009年起连续十五年举办“教学质量月”活动,打造了“教育思想大讨论”“难忘一课”等品牌活动,先后被新华网、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明确“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将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评价办学水平的首要指标;经过多年沉淀积累,逐渐建立了师生质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全校重视教学、关心教学、投入教学、服务教学的氛围。

二是健全了持续改进的质量规范。制定了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以及涵盖教师教学发展全方位的系列标准制度,确立了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行为准则;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标准透明化、流程公开化,增强师生的质量意识、质量责任,引导师生用制度规范自我、约束自我,力争实现学习、教学、服务有标准,行为有规范,执行有力度。

三是形成了追求卓越的质量自觉。将质量规范融入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促使质量要求内化为学校上下的共同价值和师生的自觉行为;激励学生主动加大学业投入,自觉追求全面发展,引导形成会学、乐学、勤学的学风,以学风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树立质量、贡献导向,不断完善教师荣誉体系,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坚定育人信念,形成促教、爱教、善教的教风。

(二)全面构建“五维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提高办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自我发展能力的基本保障。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学校建立了由目标决策系统、质量标准系统、质量监控系统、反馈与改进系统、支持保障系统组成的“五维全过程”闭环式质量保障体系。

一是更加强化质量管理。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贯穿“招生-培养-毕业”人才培养重要环节,完善涵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等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校院两级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修订出台教学管理制度文件37个,明确质量管理的标准、方式和程序;健全质量保障队伍,自2004年起已开展督导工作二十年,形成了一支由“专职督导员+校级督导员+院级督导员”组成的素质高、能力强、专兼结合、校院联动的督导员队伍,逐步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本科教学督导体系。

二是更加重视质量改进。强化学校自评意识,开展常规化自我评估,不断完善内部质量评估体系,促进质量治理转化为教学实践和教学效能;积极参与教学评估以及专业认证,要求所有符合条件专业必须提交认证申请,截至目前共有14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2个专业完成进校考查,4个专业申请被受理;完善了“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循环运作的持续改进机制,根据质量目标及标准对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强化评价反馈与结果运用,畅通信息反馈渠道。

二、以评促建,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自教育部启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以来,学校准确理解和把握审核评估的内涵以及新变化、新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各项迎评促建工作,有力推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一是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形成领导小组-评建工作办公室-学校评建工作组-学院评建工作小组“四级联动”的组织与工作机制办公室,对标对表,分解压实评建责任,使每一学院、每一部门明确自己的育人职责。二是凝聚评建思想共识,通过邀请专家报告、到试点学校实地调研、组织全校大讨论,推动全校学深、悟透评建精神。三是扎实开展自评自建,组织召开各类部署会、研讨会等专题会议推进工作,通过两轮教学资料检查、学情教情调研、自查问题清单、2次预评估等,全面落实学校评建任务。四是评建工作凸显成效,形成全校“一盘棋”,师生“一条心”,针对自查“问题清单”,对于当下能改的问题立行立改,对于深层次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能力、优化育人环境。

2024年5月,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进行了审核评估。学校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凝练了办学特色,总结了育人成效。学校聚焦审核重点,全面开展自查自评,找准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深刻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对于当下能改的问题立行立改,对于深层次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学校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参与审核评估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具有济大特色的质量保障理念、质量保障体系的再深化、再完善,有效增强了全体师生的质量意识,持续深化质量文化建设。学校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第四次党代会确立的“一二三”发展思路、“四五六”战略部署,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行动方案”,有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持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创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和一流本科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评促强,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重要机遇。下一步,教务处教学质量与评估办公室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认真总结梳理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深入研究、全面整改,认真做好审核评估“后半篇文章”。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建设。将质量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全体师生深刻认识到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兴校之魂;在全校范围内营造重视质量、追求卓越的氛围,把质量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以质量文化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将质量标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标准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追求卓越,不断提高教学和学习的质量。

三是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严格监控教学计划的执行、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评价的实施等环节,建立动态的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实时掌握教学状态,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与支持,关注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优化学生体验。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传承和发扬以往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更要以继往开来的姿态,面向未来,积极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教务处、教学质量与评估办公室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版权所有 ©2011-2025 济南大学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