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我心中的那片蔚蓝

时间:2024-12-18     来源:水利与环境学院     作者:杨雨    查看:177   


亲爱的朋友,你可曾听过,在东方的海岸线上镶嵌着的那颗璀璨的明珠———青岛?那是我的故乡,一个融合了山海之灵秀、历史之韵味与现代之活力的城市。她是温婉博爱的母亲,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

小时候,家就住在离海边不远的小巷里。青岛对我来说,就是那片可以自由奔跑的海滩,是那些五彩斑斓的贝壳,是夏日里妈妈亲手做的海鲜大餐。我会和几个小伙伴手拉手,沿着那条蜿蜒的海岸线,追逐着海浪的足迹。我们在沙滩上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小脚印,那是给大海留下的无言的信笺,诉说着童年的无忧无虑。有时我们会在沙滩上堆砌着自己的“城堡”,幻想着自己是勇敢的骑士,守护着这片属于我们的天地。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就像是大海在向我们眨眼。远处帆影点点,让人不禁想起“海阔天空”这个词。那一刻,所有的烦恼都随着海风飘散了,只剩下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青岛的美,正始于这一望无际的蔚蓝。海鸥在空中盘旋,时而低飞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海边的栈桥,如同一条延伸至远方的丝带,连接着陆地与海洋,也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海水的味道,每一阵海风都携带着自由的气息。海是大自然赋予这座城市最珍贵的礼物。大海波涛汹涌时,像一群奔腾的骏马,气势磅礴;风平浪静时,又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家人在一起时,又总是那么温柔而又深情。夏日的傍晚,我常会和父母一起漫步于那条熟悉的海滨木栈道上。海风轻拂,带着海水的咸香和远处花草的芬芳。爸爸会指着远处的灯塔,告诉我那是归航者的指引,是家的方向;妈妈则会挽着我的手,轻声细语地讲述着关于青岛的老故事,那些关于历史文化的沉淀,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眷恋。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慢慢读懂青岛的另一面。这里曾是德国租界,因此留下了许多欧式建筑,如基督教堂、总督府等。走进青岛的老城区,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漫步在八大关的林荫道上,德式建筑错落有致,红瓦绿树交相辉映,每一栋房子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就像是一部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不经意间就能与一段段往事相遇。走在栈桥上,耳边仿佛还能听到百年前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站在小鱼山公园的观景台上远眺,那些散落在城市各处的历史遗迹就像是时间的见证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那些古老的墙壁上,仍然传来着不同的嬉笑怒骂,那是历史的回响,是岁月的低吟。这时青岛又像是慈祥的长者,用她那宽广的胸怀,包容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用她的故事,启迪着我们的心灵。

如果说历史赋予了青岛深厚的底蕴,那么现代文化则赋予了这座城市青春的活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岛保留了传统的魅力,也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新面貌,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的目光。青岛有众多的文化艺术活动,如竞争激烈的帆船赛事、隆重的国际电影节以及各种各样的音乐节等,为城市增添了艺术的气息。青岛还有世界著名的啤酒节,每年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相聚于此,共同庆祝这一狂欢盛宴。每当夜幕降临,啤酒节的狂欢便开始了,华灯初上,远处的灯光点点就像是星星落入了凡间。配着辣炒蛤蜊、海蛎煎、鲅鱼饺子……每一道菜都散发着浓浓的海洋气息。正如苏轼所言:“人间有味是清欢”,最快乐的事就是和朋友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些美味佳肴,举杯共饮,分享着彼此的故事。青岛旅游业最兴盛的时候是春夏。春天的青岛是花的海洋,樱花、玉兰、郁金香竞相开放,不约而同地装扮着这座城市,它们是大自然用最温柔的笔触在这幅画卷上轻轻勾勒。夏天的青岛则是热情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八大关的绿树成荫,成为人们避暑的好去处;第一海水浴场里,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的笑脸如同夏日里最明媚的阳光。青岛不仅仅属于追逐海浪的孩子们,更属于每一个渴望心灵栖息的灵魂。在这片蓝色的怀抱中,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青岛的海,以它宽广的胸怀,包容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给予人们无限的遐想与希望。无论青岛怎样变化,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文化的尊重,始终没有改变。未来的青岛,将是一幅更加绚丽多彩的画卷,等待着每一个人去探索、去发现。

朋友,如果你还没有来过青岛,那么一定要找个机会来这里走一走、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就像我一样,为它的美丽而倾倒,为它的温情而感动。

青岛,是我的根,是我心灵的港湾。无论我走到哪里,心中始终牵挂着这片土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的回忆和情感。每当夜深人静,闭上眼睛,我都能听见海浪轻拍海岸的声音。青岛让我知道,在这片蔚蓝的天地间,总有一盏灯为我而亮,总有一片海为我而蓝。海阔天空,自由翱翔。青岛,给了我飞翔的勇气,也给了我归来的理由。它用温暖的怀抱,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也用心中的温情,抚慰着每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

版权所有 ©2011-2025 济南大学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