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职能 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3-05     来源:审计处     作者:索宁    查看:151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审计处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上来,扛起使命担当,立足学校实际,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经济卫士”作用,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助推学校开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局面。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审计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教育部对内部审计的工作要求,既是保障学校健康发展的“监督员”,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的规范性,也是维护学校切身利益的“咨询员”,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意见;既是促进学校廉政建设的“安全员”,查找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也是谋划学校长远发展的“指导员”,为学校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提供良策。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全新内涵和职责使命。

一、夯实政治基础,提高政治站位

审计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确保审计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准确把握目标要求和具体发展任务,全面系统研究新时代下高校的新特点、新使命、新部署、新要求,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落实《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审计体制机制,促进审计全覆盖工作的有序推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济南大学审计委员会。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学校审计委员会对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总体谋划、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作用。

二、健全制度体系,优化审计流程

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对学校的风险管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适应日益复杂变化的经济环境和学校治理需求,审计处在充分总结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优化制度建设,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促使内部审计工作在规范合理的环境条件下有序开展。相继修订出台《济南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济南大学基本建设、修缮工程社会审计实施办法》等内部审计制度,优化完善《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流程》、《工程施工合同审签工作流程》、《工程审计工作流程》等内部审计流程,设计上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审计》线上流程等,优化科学监督职能,严格提升审计制度规范的执行力,加快实现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三、聚焦建设领域,服务发展大局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各项工作要求,明确重点职责任务,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开展工程审计工作。在促进学校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学校资金资产资源利用效益、效率和效果等方面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更好服务学校事业发展。

按照“四个依据”“三个打开”的工作要求和审计路径,即以概算、合同、基建财务制度和实际投资完成为依据,打开概算、打开合同、打开财务账,发挥工程审计的看家本领和独特优势,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环节进行监督。开展预算编制审计,工程量清单及组价优化审核。对施工、监理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建议。对进度款支付、变更签证、材料设备价款认质认价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围绕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着力揭示规划实施、资金管理和项目运营中的突出问题,做审计该做的事,说审计该说的话,坚守公正立场,做到客观求实。

四、督促整改落实,强化成果运用

审计整改是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审计目标和效果的实现,对于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至关重要。审计处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全力推动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一体推进,充分发挥审计“防未病、治已病”的作用,服务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审计通过“查病”揭示问题,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并且结合审计视角提出审计建议,及时揭示被审计单位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漏洞。督促被审计单位将审计整改与加强内部管理有效结合,完善相关制度,通过审计具体工程项目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做到审计一个项目,整改同类项目问题,由点及面推动被审单位管理水平提升,实现标本兼治,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五、发挥参谋作用,完善学校治理

内部审计作为监督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高校防范管理风险、提升效益和价值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学校内部审计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工作就跟着什么走;坚持学校的重点工作是什么,审计就重点关注什么。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学校完善治理、全面深化改革、权力规范运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对新情况、新趋势的分析研究。发挥学校内部审计离得近、看得清、反应快的优势,在总结归纳审计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原因,从学校管理和发展的角度,提供有价值的审计建议。利用专业优势、信息优势在业务运行、经费使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促进学校内部管理完善。

六、锤炼勤俭作风,聚焦队伍建设

多举措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牢固、业务精通、作风务实的高素质审计铁军,助力审计工作稳步发展。充分运用处务会、主题党日、支部会议、青年审计沙龙等载体,坚持不懈提升思想认知,加强理论武装;通过参与审计培训、案例教学切实提升业务能力,着重锻炼“能查、能说、能写”的能力,为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夯实专业基础。俯下身子,勤学肯干,持续组织工程审计人员深入施工一线,充分锻炼工程实践能力,促使在项目在实务中“审学结合、以审促学”。

七、工作展望

(一)强化政治引领,做到“如臂使指”

突出把握高校内部审计在学校治理体系发挥作用的新形势新要求,把对党忠诚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坚持学校党委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牢牢把握审计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来谋划和思考审计工作长远发展,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在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方面的“长臂”作用,围绕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精准运用审计“指法”,做到“长臂”所到,“指法”自如。

(二)强化履职担当,做到“如影随形”

深刻领会审计的新使命,准确把握审计全覆盖的本质要求,聚焦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权力规范运行。重点关注工程建设领域,强化基建工程、维修工程审计;聚焦重大工程项目,强化全过程跟踪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将预防与揭露、揭露与整改相结合,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绩效,切实发挥事中审计的及时性、建设性和效益性作用,做到审计监督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三)强化成果运用,做到“如雷贯耳”

持续做深审计监督“上半篇文章”和做实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抓好审计整改落实,明确整改责任,确保审计成果落地,深化审计成果运用。联合开展全市整改“回头看”和审计整改督促,督促被审计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审计与纪检监察、组织、考核等部门的贯通协同的审计整改格局,以高质量的审计整改树好审计权威;高站位促进审计成果转化运用,形成更大震慑力。

下一步,审计处将进一步深入学习会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理清工作思路,开创审计工作的新局面,谱写审计工作的新篇章。在防范办学风险、提高办学效益和完善大学治理中充分发挥审计功能,为建成创新性、开放式、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贡献审计力量。

版权所有 ©2011-2025 济南大学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