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万物复苏。3月12日迎来了我国的第47个植树节。植树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环保理念的传承和弘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祖国添“绿”,为地球母亲播下一颗颗绿色的希望。
用绿色行动守护地球家园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姜佳雯
“春风又绿江南岸,草长莺飞二月天。”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植树节。这是一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节日,它不仅提醒我们播种绿色,更呼吁我们用行动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以植树节为契机,共同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呼吁更多人加入到这场绿色行动中来。
植树节的意义:绿色希望的起点
植树节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节日,它承载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未来的希望。树木是大自然的馈赠,它们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棵树都是一把绿色的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每一棵树都是一座天然的氧吧,为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每一棵树都是一道绿色的屏障,守护着我们的土地免受风沙侵蚀。
当今时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地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森林被砍伐、土地被沙化、空气被污染,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更威胁着地球的未来。植树节的设立,正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通过种树这一简单而有效的行动,为地球增添绿色,改善生态环境。
树木的力量:守护地球的绿色卫士
树木是大自然的守护者,它们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树木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树木是土壤的守护者。它们的根系深入土壤,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树木的根系网络就像一张巨大的防护网,能够有效减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发生。
树木是生物多样性的庇护所。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为无数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从高大的乔木到低矮的灌木,从飞鸟走兽到昆虫微生物,森林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树木,就是保护这些生命的家园,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从我做起:用行动守护绿色家园
环境保护并非遥不可及,它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植树节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通过种树这一行动,为地球增添绿色。种下一棵树,就是为地球种下一份希望;种下一片林,就是为未来留下一片绿色。
我们可以积极参与植树活动。无论是学校组织的义务植树,还是社区的绿化活动,我们都应该踊跃参加。我们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行动,让植树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活动。种树不仅是一种环保行动,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当我们亲手种下一棵树时,我们不仅为地球增添了一份绿色,也为自己的心灵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我们应当从日常生活中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节约用水、用电,减少浪费;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碳排放;拒绝一次性用品,减少塑料污染;垃圾分类,保护环境。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能汇聚成强大的环保力量。
携手共进:为了地球的未来
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春天,让我们以植树节为契机,用绿色行动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荫;种下一片林,收获一个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携手共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我们用爱去呵护每一棵树,用行动去守护每一片森林。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地球种下一片绿意,为未来留下一片希望。
愿我们的地球家园永远充满绿色,愿我们的未来永远充满希望。让我们在这个春天,种下一片绿意,收获一个美好的明天。
植此青绿 共筑未来
数学科学学院 刘冉冉
春光乍泄,万物苏醒,暖阳轻抚,绚烂如梦。又是一年春来到,春回大地、草木萌发,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植树节带着人们对绿色的期盼如约而至。
校园里的一棵老树,它那粗壮的枝干、繁茂的枝叶,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成长,也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它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默默地守护着校园的一方宁静。每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它的身上,透过叶片的缝隙,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家乡的那一片森林,郁郁葱葱,宛如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似在演奏着一曲大自然的乐章。走进森林,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顿感心旷神怡。林间的小溪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水中的鱼儿欢快地游弋。这片森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氧气,还调节着气候、保持着水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宝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是希望的象征。当我们看到那一片片翠绿的山林,那一望无际的草原,那清澈见底的湖泊,心中总会涌起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森林被砍伐,草原在退化,河流受到污染,这些都给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行动起来,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环保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珍惜每一滴水,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为大地增添一抹绿色。
让我们以笔为锄,以墨为种,在文字的天地里辛勤耕耘。用我们的笔触传递环保的理念,用我们的热情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守护地球家园的行动中来。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描绘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绿色的魅力;我们可以讲述环保的故事,激励人们树立环保意识;我们还可以提出环保的建议和措施,引导大家共同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起为明天种下一片绿意。让绿色的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让绿色成为地球最亮丽的底色。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加美丽、宜居的家园,让未来的日子充满生机与活力。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地球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那片青绿将永远绽放光彩!
植绿逐光处 守望长青时
文学院 刘若晴
三月的大地是一封未启的信件,只消等来春风的剪刀,将其封口细细裁开,便会展露出一道道绿色的诗行,那些被寒冬锁住的絮语,簌簌地从新泥里勃发。春用鹅黄柳绿、枝上繁花的词句,诵读着生生不息的祝词。
《礼记》云:“孟春之月,盛德在木。”古时,人们离科学尚远,一草一木构建起人与神灵之间最近的距离,自然的和谐与秩序便是最佳的生活解释。三月草长莺飞,这种万物生长的力量带来的是一年之计,也是上天赐予的恩德。人们自古以来便对草木情有独钟,先人的神话中,“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诗人的住宅里,“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人生的寂寥夜,“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天地的山河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树木没有贵贱高低,它们是如出一辙的繁茂可爱,装扮着自然,也修饰着人们的心情。
如今,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我们都会迎来植树节。这个与树木紧密相连的节日,自然受到大家真挚的喜爱与尊重。植树造林,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植树节要种下的不仅仅是一草一木,更是要把绿色理念的参天大树深植在人们心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倘若用短视的目光将大地上的绿色撕成棕色的裂痕,那么我们的未来之路也将被断送,再无生机可言。现如今,黄土高原上排列起固沙的草方格,塞罕坝上有了绿色的长城,库布齐沙漠里出现了梦幻的绿洲。人们正用新生的绿意弥合砍伐的伤口和荒芜的裂痕。每一锹土都沉淀着文明的重量,每棵树的年轮里,都镌刻着人类对自然的虔诚叩问。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警示过人们:“我们并非从祖先继承地球,而是向子孙借用它。”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一直建立在动态平衡之上。我们享有自然,可从来无法占有自然,这种共生的哲学伴随着世世代代的人类,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理解和守护。康德曾将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视之为两样人类最敬畏和惊奇的事物,若我们不再享有星空,想必心中的道德也将因此迷失,若我们保有道德,星空自然会如影随形地显现。当我们的土地是一片功利主义的土地,便再也无法滋养出道德之根,更无法支撑起根上生态的树冠,树冠上康德仰望的星空则只能躲在灰色的雾霾之后。我们要种下的何止是树木?我们是要写一封未来的请柬,邀请未知的生命共赏鸟语花香;是要画一张宇宙的明信片,证明这个蓝色星球上万物和谐共生。
年少的童话往往是人心目中最美好而理想的境界,而童话里的世界无一不是蓝天、绿地、净水的世界。属于每一个人的中国梦里,梦想的世界自然与童话中别无二致。这样的世界不是一人一时一事就可以搭就的,而是一份久久为功的事业。“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植树护绿的责任并非植树节这一天的节日限定,而是一道来日方长的奋斗主题。从一棵树的青翠到一片绿色的海洋,人为比天意能更轻松地做到,生命的福祉因我们的坚持和爱护而得以蔓延。一幅庞大的画卷徐徐展开,需要我们一点点精心描绘,一天天擘画着彩,怀有耐心,缓慢而坚定地去完成。诚然,在短期内无人知晓画的全貌,但每个人心中都有这幅画的景色,那就是我们所期盼的美丽中国,期盼她青山常在,期盼她绿水长流,期盼她孕育的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她的怀抱中适得其所,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此刻站在春的十字路口,我知道,眼前的枯枝不多时就会换上绿的新装。“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和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且让我们为荒山系上绿丝带,让落叶书写素诗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种出一个比春天更恒久的未来。
绿意之约
文学院 沈慧敏
宿舍的阳台,是我与自然对话的秘密花园。阳台的一角,静默地躺着一个旧木箱,木箱的表面,被时间的细流轻轻雕刻,留下了斑驳的印记,却也赋予了它一种岁月静好的韵味。
某个春日,我决定赋予这个旧木箱新的生命,让它成为孕育绿色希望的起点。我精心挑选了几粒小巧却谈不上精致的种子,尽管外表朴素,却蕴含着无限生机。我将这些种子轻轻撒入木箱中,用双手细心地覆盖上一层薄土,那一刻,我仿佛在与未来进行一场无声的约定,承诺要见证生命的奇迹,守护这份即将绽放的绿意。
随后的日子里,我每天中午都满怀期待地站在阳台上,凝视着那个木箱,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渴望。给予它阳光,给予它水分,就像对待一个初生的婴儿,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片小小的天地。去年初春的一场暴雨,来得猝不及防,等待的时光总是漫长紧张又充满希望,直到有一天,一抹嫩绿悄然破土而出,那一刻,我的心被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所充盈。那是生命的力量,是大自然最温柔的回应,也是我与地球之间,那份绿色约定的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种子逐渐茁壮,渐渐长出了叶子,它们不仅为宿舍的阳台增添了生机,更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环保的种子。每一粒种子,每一片绿叶,都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共同编织着这个星球的绿色梦想。而我,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守护这份美好,让地球母亲更加健康、更加繁荣。
于是,我开始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的活动,不仅在阳台上,更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每当亲手种下一棵树苗,我仿佛都在与地球母亲进行一场深情的对话,承诺要守护这份绿意,让它茁壮成长,为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绿地。每一次挥动铁锹,每一次浇水灌溉,都是我对自然最深情的告白,也是对未来最美好的期许。
那颗最初种在旧木箱里的种子,不仅发芽生长,更在我心中激起了对环保的深刻认识。我开始更加关注环保新闻,参与环保倡议,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我发现,当每个人都愿意为地球贡献一份力量时,那份力量汇聚起来,足以改变世界,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如今,每当我站在阳台上,望着那片自己亲手打造的绿色小天地,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慨与感激。那颗小小的种子,不仅教会了我生命的奇迹,更让我明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携手,从一粒种子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守护这个唯一的地球家园,让绿意盎然成为我们与地球之间永恒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