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努力开创智慧校园建设新局面

时间:2025-03-19     来源:信息管理处     作者:李崇威    查看:12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推动创新的重要使命。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正是贯彻这一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信息管理处深入学习贯彻其精神内涵,以凝心聚力、争创一流的姿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全面围绕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中心工作,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坚持顶层设计,打造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新篇章

在新时代的征途上,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学校积极推进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转型,努力打造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的现代智慧教育环境。

我们注重加强智慧校园顶层设计,目前信息化平台架构已构建完成,主要划分为四层,层层递进,互为支撑。首先,以稳定高效的校园网络设施为基础,确保信息传输的畅通无阻;其次,以数据资源建设为重点,集中力量推进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的数据资源整合与优化;再者,以能力开放平台为支撑,促进学校内外部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高效利用;最后,以丰富的应用系统服务为窗口,为全校师生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在“数据集中、应用集成、硬件集群”的原则指导下,我们对信息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和优化,通过“智慧济大”统一门户,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统一服务。整体构架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智慧数据流转机制为核心,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了安全、便捷、高效的智慧校园生态环境。

二、坚持服务师生,提升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新成效

1、创新机制,规范学校智慧校园制度建设。

我们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为确保制度能够全面、深入地贯彻到智慧校园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学校特别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并围绕该小组展开了一系列工作。截至目前,学校已先后出台了包括《济南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济南大学信息化基础数据管理办法》《济南大学网络安全管理办法》以及《济南大学校园卡管理规定》等在内的24项相关文件,这些文件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和明确的操作指南。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发挥了核心决策作用,通过统筹推进、统一协调,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围绕“智慧济大”品牌建设的新目标,领导小组积极谋划智慧校园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推动信息化规划的顺利实施,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筑牢基础,加强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升校园网络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我们对校园网络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和优化,成功敷设了70多条骨干网络光缆,构建了高效扁平化网络架构,实现了传统的三层结构向更为扁平化的大二层结构的转变。

在网络硬件方面,校园网核心交换机、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用户管理系统、出口防火墙、智能DNS、VPN系统等关键设备均完成了更新换代,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千兆桌面万兆骨干网。这些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网络传输速度,也确保了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还实现了校园有线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无论师生身处校园的哪个角落,都能享受到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

此外,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学校还持续提高了网络出口带宽。目前校园网已拥有5个互联网出口,服务于全校4万余名师生用户,所有用户均须进行实名认证,确保了校园网络的安全可控。

3、提升体验,加强校园基础支撑平台建设。

我们不断加强基础支撑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校园信息化服务的体验。我们聚焦于构建集网络、存储、计算和安全于一体的校园云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平台,旨在全面承载并优化校园信息化业务。

通过持续的努力,各类信息化基础支撑服务平台得到了显著加强。目前,学校的智慧管理应用体系已相当健全。成功建成了包括共享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岗位角色平台、一网通办平台、网站群平台、校园场景平台、电子签章平台、人脸识别平台、软件正版化平台等在内的十余个校级平台。此外,还有上百个各类应用系统和网站,实现了部门业务信息化全覆盖,以及移动办公的全面推广。

通过“智慧济大”及移动端APP的综合信息门户,全校师生能够便捷地访问校内各种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无论是学术研究、教学管理还是日常生活服务,都能得到高效、安全的支持。这一变革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服务体验,也进一步推动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4、升级系统,开启校园卡支付服务新高度。

为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我们对校园卡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以实现服务新高度。在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对食堂、商户等校园卡前端设备进行了优化,完成了600余台无线POS机的更换,并增加了圈存机和服务器,极大地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为进一步优化校园卡支付方式,我们建设了校园卡移动聚合支付平台,将微信、支付宝等在线支付方式引入校园。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校内支付形式,拓宽了支付渠道,更为师生提供了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提升了校园卡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也标志着校园全面进入了移动支付消费的新时代。如今,师生们可以通过手机轻松完成支付操作,享受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5、科技赋能,提升校园师生办事服务新体验。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我们以科技为先导,全面优化校园服务体验。立足校园应用服务场景,秉持“大服务”理念,对校务管理服务流程进行了深度重构,倾力打造了网上办事大厅“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和线下自助服务终端。

目前,学校已建成网上办事流程120余个,自助服务终端20余个,这些服务平台的建立,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目标。“一网通办”平台以其高效、便捷、智能的特点,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如今,校园网上办事服务体系已深入人心,主动服务意识在师生中蔚然成风。

6、提升意识,共建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为切实保障校园网络安全,我们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为核心,全面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致力于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智慧的校园环境。我们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网络安全技术防护,并着力打造了一支专业的网络安全运维队伍。

每年,我们都会在安全培训、专项治理、攻防演练、宣传教育、安全保障等方面定期开展相关工作,以提升师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筑牢学校网络安全工作的坚固防线。目前,学校的核心系统平台已通过三级等保测评,其他系统也均通过二级等保测评,这标志着学校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坚持前瞻布局,谋划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新蓝图

展望未来,智慧校园将成为引领教育创新的重要力量,我们将借助信息化手段协助有关部门打造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构建开放的教育资源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决策支持上,利用大数据分析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学校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全局视野的未来人才提前谋划布局。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将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紧密围绕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立的“一二三”发展思路和“四五六”战略部署,以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核心任务为抓手,持续推进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全力打造以“慧学济大”、“慧研济大”、“慧办济大”为支柱的“智慧济大”品牌,为学校实现创新性、开放式、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扎牢数字化底座。

版权所有 ©2011-2025 济南大学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