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老舍的那篇《济南的冬天》吗?事实上,我已经记不大清了,时光荏苒,我已经成了一名济南大学的学生。我来自海南,从小到大都没见过雪,因此对雪也就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感,未曾谋面,但却抱有满满的期待。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十分坚定,我想———我一定不要留在海南,我一定要出去看看,也许因为在一个地方待的久了,就想去看看别处的风景,人总不能待在一个地方度过终生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未与雪谋面,在电视上看过,在短视频上看过,在课上了解过雪的形成,但我想只有真正见到了才能领略其中的美,所以我第一志愿就报了济大———一个会下雪的城市。
自11月开始,我就开始查天气预报,心想着应该快下雪了吧,看着朋友圈里朋友发的那些关于雪景的图片,我就期待着那场雪,那场在不久的某一天就从天而降的雪,我想我一定会发一条朋友圈,证明自己也是见过雪的人了。终于在11月10日那天晚上,雪悄然来临,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还在宿舍里面刷视频,忽然收到一条来自我舍友的消息,让我眼前一亮———下雪了,我当时半信半疑,但已经忍不住地叫喊起来“真的下雪了?真的下了吗?”从外面赶回宿舍的舍友打开门给我了答案:“下雪了,真的下雪了”。我赶忙穿上鞋子,扯了大棉袄就冲出了宿舍门,我在楼梯间大喊大叫,似乎不叫喊就对不住这忽如其来的雪似的,等我赶到宿舍楼下时,就已经挤满了人,女孩们都站在楼下的走廊上,有打电话的,有自拍的,还有一边跺脚一边把手伸到外面感受雪落在手上的触感,而我则扒拉那件还未穿上的棉袄大跨步冲向了操场,因为操场那有灯光,它会把雪的模样映照得一清二楚,也会把昏黄灯光下的人儿衬托得极美,你知道,总会有人先发现美。我赶到操场时,那群比我先享受雪的人已经在转圈圈了,雪再一次震撼了我,是从视觉上、感受上的那种震撼,而不是隔着手机屏幕的惊艳,来自新疆的舍友给我录视频,因为新疆每年都会下雪,而且下雪时间比济南提前好些天,所以她们对雪好像已经习惯了,而同我一样来自海南的舍友已经激动得蹦蹦跳跳了,我激动了好一会儿,才静下心来抬头望着那盏昏黄的灯光,雪融合着灯光向我飘来,落在我的脸上,很快就化成了水,落在我的眼睛里,让我睁不开眼,我迎面向着它飘来的方向,并不畏惧,也不缩头,倒希望它下得再大些,再大些没准明一早就可以起床打雪仗了。
但济大的初雪就是这样让我不能如愿。轻飘飘的,抬手接住它,不待你细细地触摸,就很快融化,虽然这雪终究没下大,但它也有自己的小脾气,一会儿飘来的多些,夹着寒风一同向你袭来,一会少得让你以为这雪要下不成了。雪下得像雨,同样是从天空下来,但毕竟是像,终归是有些区别的,雪是不透明的白,雪还是柔软的,还是可爱的。我享受这份快乐的同时,也不忘让远在海南的母亲与我一同笑看,母亲看我开心激动的样子,也笑了起来,我把镜头转向雪,让母亲能透过女儿的镜头一同感受这样一种惊艳,我心想———以后我也要让母亲实实在在地站在雪下,也真真切切地感受雪。第二天,我就早早地起了床,我怀着迫切的心情走出了宿舍楼,我想知道昨天的下的雪堆积到今天会是什么样的,展现在我眼前的正是可爱的一面,雪软趴趴地窝在草丛上,小小的挂在叶片上,不时砸下路过树下的人,雪还享受般地、静静地躺在自行车的坐垫上,仿佛在汲取坐垫上的暖意,而地则是湿漉漉的,想是今天温度升高了些,把雪给融化了。我走上天桥,天桥上也积了雪,雪给铲雪工人添了麻烦,让他们在寒冷的日子冻着了手,雪被堆到了天桥的边缘,和铁栏相依,可地上的水却被留了下来,让天桥上的行人不得不放慢自己的脚步,以免弄脏衣服。
雪给人欢愉,也让人颤抖,给人欣喜,也让人惆怅,雪就是这样,让人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