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韵味

时间:2024-05-22     来源:文学院     作者:万如意    查看:1603   

在华夏大地的中部,有一座小城,名叫济宁。济宁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之乡,礼仪之邦。而这片土地的心脏,是一座山,名曰梁山。梁山虽不高,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水浒英雄的故事仿佛还回荡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事迹,是最古老,最生动的历史课本。

山脚下的小镇,古色古香,青石板路,古朴的店铺,每一处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我时常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古人的交谈,感受他们的生活。水浒菜是当地的特色佳肴,碗碟尺寸宽大,极具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放。大运河上,南来北往的客商将各地的口味带到了梁山,水浒菜以鲁式菜系为基础,结合淮扬菜系,豫东菜系和直隶的官府菜系的特色,并参考北宋时期的烹调手法,创造出水路杂陈的梁山盛宴。

山腰间,有一座古老的寺庙,每逢节假日,香火旺盛,人们虔诚的祈祷,为家人们求平安。寺庙的钟声悠扬,与远处的炮声,鼓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英雄的传奇。一百单八将的侠肝义胆、英勇智谋,在那奸臣当道、污官横行的年代,他们齐聚梁山泊,杀富济贫,气势可吞山河。尽管这其中的英雄大多为虚构,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一直流传至今,激励了无数正义的诞生。可谓,一曲忠义之歌,传唱了近千年,一枪豪侠之情,激励了数代人。

最让我怀念的还是小时候逢年过节常买的小玩意,民间艺人捏泥人,绣花,制陶。尤其是造型多变的梁山剪纸,剪刀上下翻飞,梁山好汉的形象呼之欲出。梁山剪纸的工具和用料都非常简单,一把剪刀,一张纸,对称的图案采用折叠剪,立体采用阴阳刻的手法,将纸张多余的部分减去,空白的部分和留存的部分形成立体感很强的线条,诉说着梁山英雄的霸气和豪迈。

这里的人们大多都说着淳朴的地方话,年长一点的妇女头上也大多系着各种颜色亮丽的头巾,是干活下地用来防尘保暖的,男人也大多身材高大,皮肤呈偏黑的健康小麦色,他们大都从事体力工作或技术工作,是家里的顶梁柱。村子里各家各户大多都是相识相知的好邻里,谁家种了什么菜长得好就会吆唱着邻家来摘,谁家孩子考上了好大学都喊着来他家吃饭,在路上,哪怕你不认识那个人,你跟他打招呼说“来了,大爷!”他也会朝你点点头笑着应和你,尽管他可能也不知道你是谁。早上这里的人们五六点钟便随着鸡鸣声起床,男女一样都会开始一天的工作,除非老板喊停,否则一年到头梁山人都很少会请假,晚上这里的人们也习惯八九点钟就睡下,结束了一天的疲惫,到麦子或玉米成熟的时候,他们又会分出时间和精力照顾土地。尽管生活在这种平淡和劳作之中,梁山人的脸上也都洋溢着笑容,他们似乎是在享受劳作带来充实,除非身体不允许,否则他们一得闲便会干活,这或许就是勤劳一生的梁山人。

小时候,讨厌家乡到处的鸡屎,讨厌灰蒙蒙的扬尘,讨厌永远不亮的路灯,讨厌干不完的农活,讨厌着讨厌着我就长大了,忙于学业,忙着考试考证,也去了电视机里的大城市,见识过了许多繁华,可是这时候我却忍不住哭了,因为从此以后故乡在我的记忆里便只剩下了冬天。

版权所有 ©2011-2025 济南大学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