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载度华年 济大灿灿正当年

时间:2024-10-16     来源: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齐婧瑶    查看:940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恰过盛夏,奔赴远方。辗转一千四百多公里的路途,而后悄然翻开崭新的篇章。悠悠济大,七十六载,七十六个春秋。灿灿济大,站在了懵懂青春的终点,化身为最好年华的起点。星霜荏苒,君诸不息。济大正当年,学子亦当年。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从南到北,远离家乡,踽踽独行。或许环绕着周身的本该是“归梦不宜秋”的无尽愁思,可“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并没有如潮汐般席卷而来。不知道是不是夏末秋初的阳光洒在面颊上的温度掺杂着轻风微起的感触正好;不知道是不是圆日的金色光束穿透紫荆路上两侧层层叠叠梧桐叶晕染上的颜色正好;不知道是不是甲子湖畔垂柳扬起的幅度正好。初来乍到,亲切说不上,只道是一切都刚刚好。刚刚好的舒适,刚刚好的欣喜,刚刚好的年岁。于是在这里,我们与济大相遇。

也许在刚查询到录取信息的刹那,济大于我们而言是陌生的,今后的四年该是何种色彩,不得而知。或许一开始同济大校徽初见时,它就早已道出了人生底色。自此,全新而未知的篇章将系着济大的脉搏,缓缓道来。

三抹点缀,晕开色彩。校徽上的红绿蓝,总能让校园里的景象在我的脑海里陡然浮现。红是图书馆前升华雕塑的红;绿是校园内梧桐杨柳灌木丛和操场草坪上的绿;蓝是漫步在校道上,或者匆匆赶路时,不经意间抬头望到的那片蓝。或许,他们本身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红是沐浴在阳光中夏荷的鲜艳,亦是青年迈向人生新征途的热烈。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是热烈,适当释放自我也是一种热烈,一种敢于善于表达自己,直面生活的气魄。每一次得失,每一场意外,都是点滴选择汇聚而成的独特体验。因因果果,开花结果。不惧结果,不畏得失,只是尽情地绽放,在一次次的曙光或碰壁中,找寻那个真正的自己,解放自我。怀揣着赤子之心,向着那个充满鲜花的地方一路狂奔吧!怀热情,持勇敢,点燃青春,拥抱自我,同济大携手共进,迈向新征程。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绿是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后远山显现的勃勃生机,亦是青年人的朝气蓬勃。是夜幕降临,晚空下伴随阵阵清风的操场跑道上一个个坚定的身影,是球场上矫健的身姿,是林荫路上掠过的单车,是课后熙熙攘攘的10教和11教,以及饭点人山人海、琳琅满目的食堂。每一场对话,每一个笑容,每一份嬉闹,蕴藏在这日常里点点平凡而又真诚的琐事,成为了济大不可或缺的人文景观,同青葱的风景,构成一幅独属于青春的斑斓画卷,为这年华恰好的校园增添了些许活力,也为在未来某一刻回首这华年,叠加了更多值得怀念的纯粹时光。这是济大赋予济大学子独有的记忆,这是灿烂青年留于校园的珍贵踪迹。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蓝是山涧跌落倾泻的泉水,纯洁的蓝是冰清玉洁的聪慧,是水天的代表,是博大的象征。拭问校园里集聚智慧的地方是哪里?依我之见,那必然是济大的图书馆,亦是最匆忙的地方。过道里楼梯间摆放的整齐有序的渔夫椅,窗台上堆垒起的厚厚书籍,阳光眷顾的阅览室。专注的神情,刻苦的身影。他们是为理想冲锋的战士。星霜暗换,斗转星移,驰隙流年。任寒来暑往,这里永远驻扎着一批目标坚定的有志青年。一批批才子的涌现,书写着人生的华丽篇章,亦为济大之繁荣添砖加瓦。

悠悠弦歌七十六载,承载着梦想与希望,承载着光荣与使命。适逢其会,校庆将至。这是与国同庆七十五周年的良辰,是一展芳华的好时机。这是恰好的机遇,让济大文化得以传播、发展、发扬。这是难得的时光,渲染记忆里的一块色彩,留下斑驳的印记。

舞象之年,遇济大锦瑟年华。骄阳正盛,灼灼初心,铸荣华。

版权所有 ©2011-2025 济南大学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