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践行舟 知行济远途

时间:2024-12-18     来源:政法学院     作者:高宇    查看:266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在法学的浩渺海洋中,我如一叶扁舟,初时仅凭对法律条文的熟读与法理的研习,便以为能驾驭这波澜壮阔之域,却在现实的礁石前几近搁浅。

初入法学专业的学习,我仿若置身于一座宏伟的法律殿堂,四周是数不尽的法典条文与浩如烟海的法学论著。我日夜沉浸其中,将各类法律条款铭记于心,对各种法学理论倒背如流,自信满满地以为自己已手握开启法律正义之门的钥匙。课堂上的案例分析,我总能依据所学条文侃侃而谈,逻辑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那时的我,以为这便是法学的真谛,是成为一名优秀法律人的康庄大道。

然而,一次法院的实习经历,如同一记重锤,将我从自我陶醉的云端狠狠击落。那是一起看似简单的民事纠纷案件,涉及到合同违约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原告与被告各执一词,双方提供的证据纷繁复杂,相互交织。我本以为凭借所学知识能够迅速厘清案件脉络,可当真正面对双方当事人的激烈争辩、面对证人的闪烁其词、法官对每一个细节的抽丝剥茧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无助与迷茫。那些曾经在书本上清晰明了的法律条文,此时却仿佛变成了一团乱麻,我不知该如何准确地将其运用到实际案件中,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与法律关系中找到公正的平衡点。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我深切地意识到,法学绝非仅仅是理论的堆砌,它更是一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不断探索的实践性学科。正如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所说:“法乃善与正义之科学。”而这善与正义的实现,离不开对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具体案件的深入剖析与公正裁决。

于是,我开始主动参与到每一个案件的处理过程中,从协助法官整理卷宗、查阅资料,到参与案件的庭前调解、庭审记录,再到与一些前辈老师共同探讨案件的法律适用与判决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从他们的陈述中捕捉关键信息;学会了如何对证据进行细致地审查与判断,去伪存真,还原事实真相;学会了如何在法律的框架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做出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兼顾社会效果的公正判决。

随着实习经历的不断丰富,我对法学的理解也愈发深刻。那些曾经抽象晦涩的法学理论,如今在实践的映照下变得鲜活而生动。我深刻领悟到,每一个法律条文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社会价值与人性考量,而每一个具体的案件则是对这些条文与价值的生动诠释与检验。

在未来的法学之路上,我将继续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以实践为舟,以知识为帆,在法学的海洋中破浪前行。我深知,只有将所学的法律知识与实际的司法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在法海的惊涛骇浪中,为构建法治社会的宏伟蓝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法治的光辉普照每一个角落,使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人心。

版权所有 ©2011-2025 济南大学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