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学校党委正确领导下,根据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依托基础教育中心全力打造附属学校品牌”的要求,锐意进取、担当实干,不断探索和完善基础教育特色发展新思路,新模式,为推进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融合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一、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基础教育中心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中心及附属学校工作”主线,聚焦重点问题,积极发挥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研究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优势,凝聚校内外优质资源,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后服务“双减”建设等方面改变思维,创新发展,推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发展。
二、加强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推动附属学校品牌建设
一是创新教育载体,提高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人才培养需求的转变,高考改革正逐步深化,愈发指向素质教育,单纯靠刷题、机械记忆的传统应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国家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附属学校不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减负增效,深耕课堂教学,以科技教育、体育运动、艺术素养、劳动教育等为抓手,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团队协作等各方面能力,同时配合打造个性化的课后服务体系,通过开展种植蔬菜,趣味体育,剪纸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打造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全面构建家校共育平台,密切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打造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具有大学特质的高品质附属学校。
二是多措并举加强师资建设。坚持思想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组织开展师德培训、签订师德承诺书、青蓝结对等活动,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帮助教师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对内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开展定期轮训,成立名师工作坊,邀请知名专家开设讲座,建立良好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对外通过定期派教师进修学习、交流任教,外出跟岗实习等,开拓教师视野,促进教师成长。注重师资配置,优化队伍结构。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协调市中区教体局对附属学校师资队伍配置进行有益补充。
三是积极完善基于优质课例、研训一体的教研工作机制,依托山东省教科院,以校内资源为支撑,以附属学校为试验田,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构架为指导,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建立具有大学特质的中小学九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培育基础教育成果和特色教研项目。
近年来,济南大学附属小学被评为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实验学校。济南大学幼儿园入选济南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现代教育研究试点园,济南市幼儿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园,济南剪纸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等。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试点校名单的通知》,附属学校(舜文)“积卡升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探索”上榜,同时入选山东省教育厅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
三、加强对外合作,有效整合大学师范特色资源,不断提升学校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一是积极协调安排大学师范专业学生到附属学校实习。以“教育家书院”为依托,组织附属学校骨干教师及外聘有关专家,通过讲座报告、实践拓展等形式,累计安排培训济南大学各专业实习生近100人,全面提升实习学生教育教学技能。依托学校丰富的博士教授资源,在附属学校挂牌成立“科普博士工作站”,开展科普讲座6场,普及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发挥附属中小学师资和实操条件优势,与学校学生工作处(部)紧密联合,协办第十一届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济南大学校赛,进一步提高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是聚力优势资源,对外合作与项目申报取得新突破。2023年度申报并获得《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21年、2022年“国培项目”“省培计划”域外研修项目》的多个项目并开始实施。2023年,积极参与山东省第二批市校融合战略工程,《基于教育共同体推进济南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成功立项。继续深耕与市中区区委区政府、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双方合作走深走实。
三是充分发挥济南大学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以济南大学基础教育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为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强化各类基础教育学段的创新赛事,先后成功组织承办“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山东赛区比赛、中学生物理竞赛等各类国家级赛事,助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四是发挥附属学校背靠大学、政府的优势,凝聚校内外各类资源优势,借助家、校、社、政府协同育人合力,以“星辉学院、教育家书院、家庭教育研究室、科普博士工作站”为载体,以主辅讲教师双师制创新实践为平台,组织开展各类讲座、报告20余次,进一步服务附属学校建设,大学与附属学校合作共建进一步走深走实。
四、强化管理意识,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持续深化完善附属小学、幼儿园管理机制、组织架构建设。强化干部队伍素质,全面优化提升附属小学和幼儿园干部配置,在附属小学、幼儿园,选拔任用年轻中层管理干部10人。扎实做好附属小学、幼儿园高质量发展调研工作,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管理考核办法,提高办学效率。根据办学实际,不断加大对附属小学、幼儿园硬件设备投入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协调学校为附属小学、幼儿园各班级更换100余万元教学设备,校园环境、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得以持续改善。
五、强化制度保障,推进基础教育中心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运行
基础教育中心对标相关大学一流基础教育集团及附属学校,以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主线,先后制定《济南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不断提升基础教育中心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度,为实现中心及附属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提高服务质量,人才引进和教职工子女入学工作创新高
基础教育中心积极协调做好引进人才、教职工子女就读附属学校工作,本年度学校教职工子女入学附属学校人数再创新高,其中入学附属小学人数突破42人。
蓝图绘就千般景,奋楫杨帆正当时。今后,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学校“一二三”发展目标和“四五六”战略部署,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筑牢教育使命担当,不断推动基础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