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刘宗明强调,我们要聚力推进培根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启智润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推进“五育并举”。聚力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深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聚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改进学业评价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和规范管理;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提高教材建设水平;强化高水平教学成果培育;推进质量文化建设。聚力加速数智赋能进程,改善数智教学条件;推动专业转型升级;探索智慧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营造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氛围。聚力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完善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推动国际化办学提质升级;聚力夯实教育教学条件保障,不断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会分成11个小组,围绕刘宗明校长的报告和相关文件进行研讨。在交流发言阶段,机械工程学院杨波、政法学院梁丽霞、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丁广乾、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樊祥宇、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卢旺、教务处副处长 师范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婷、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研究生院院长张兵、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晓霞依次进行交流发言。
大会表彰阶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依次上台领奖。
大会最后,刘春华讲话。她指出,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制定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行动方案,健全育人体制机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营造良好育人生态,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次会议,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对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再强调、再部署、再落实,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坚强定力和坚定信心。
就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刘春华作出强调。
立足大局,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和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六大特质”,“五个重大关系” 。二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协同,主动融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部署。三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布局,瞄准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站在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全局,立足学校高质量发展思考问题、开展工作。
不忘初心,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二要着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三要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激发活力,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一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二要扎实推进审核评估整改,细化整改措施,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三要健全学科建设机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突出优势特色,积极推进学部制改革,继续开展学科交叉会聚项目建设,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持续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四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五要深化内部治理改革,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铸魂强师,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任务分解落实方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二要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维护教师尊严和合法权益,健全荣誉制度体系,加大先进典型挖掘、培育和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要提高人才引育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育人能力。四要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改革,健全科研评价机制,修订教学科研奖励办法。
优化服务,全方位保障学生成长成才。一要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二要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有关部门和各学院要严格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三要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做好工科综合楼分配使用,加快推进36、37号学生宿舍楼和主校区风雨操场项目建设。四要守牢安全底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管理。
王霞在主持中强调,我们要深入领会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汇聚合力;切实强化责任担当,紧盯目标、狠抓落实;持续提振精神状态,实干笃行、争创佳绩。(本报记者 刘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