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学涯之理 照满怀“晶”莹

——采访政法学院优秀保研学子林晓晶

时间:2024-07-03     来源:     作者:政法学院 苏梦菲 水利与环境学院 陈利康    查看:1973   

她如同破晓时分的晶莹露珠,凝聚着智慧与坚韧,熠熠生辉;她如同山巅上的雪莲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展现着坚韧与不屈。她———林晓晶,政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20级学生,现已保研至暨南大学社会学专业。

林晓晶,中共党员,政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20级本科生,曾任阳江市大学生联谊会副会长,校易班活动部部长。学习成绩优异,前三年学业成绩与综合测评均为专业第一,曾获宋健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青山社会工作奖学金、优秀团员、山东省首届职业规划大赛铜奖等荣誉。参加过多项科研赛事,曾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4项、省(市)级奖项4项、校级奖项18项。以第二主持人参与国家级大创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两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热心公益,本科期间参与超200场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时长725小时,获阳江市优秀志愿者等称号,运营《小保暖万家社会保险宣传项目》获广东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示范项目,现推免至暨南大学社会学专业。好风借力 顺势而为2020年秋,林晓晶踏入了济南大学的校园,陌生的环境让她感到新奇而又激动。在第一个学期林晓晶了解到大二专业分流和大一成绩挂钩,所以刚进入大学的林晓晶为了防止出现掉队的窘境,努力学习,在考试周中更是积极进行备考。玉汝于成、功不唐捐,林晓晶在第一个学期便考取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之后在大一下和大二上两个学期,林晓晶抱着既然已经拿过了专业第一、就不能退后的心态,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学习劲头,再次摘下了专业第一的桂冠。是金子总会发光,不会埋没在泥沙中,在大二的下学期,林晓晶第一次接触到保研,并最终坚定选择了保研这一道路。

保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保研的最后,获得推免名额、参加夏令营、笔试面试对于每一位保研人来说都是一段煎熬的日子。而对于林晓晶来说,参加夏令营是一段奔波而忙碌的时光。“节奏太快了,”她说道,“七月八号接到通知已经入营,十号就得参加笔试,于是匆忙定好机票九号赶过去,十号笔试,十一号面试,紧接着,十二号结果出来了。”紧凑的行程安排,同时还要以最饱满的状态迎接笔试面试,这要求林晓晶具备很强的抗压能力。

在此,她也分享了一些准备保研面试的经验和心得体会:“首先一定要注重专业书籍的阅读与积累。第二方面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的简历融会贯通,能够经得起老师的提问。第三个就是还得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识面,这在笔试面试中都非常有必要。”善思巧学 事半功倍每一名优秀学生都会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当被问及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时,林晓晶讲述了自己的三个学习方法。

第一是制作思维导图。老师大多使用PPT来进行授课,所以在课后对照老师PPT重点内容,并与课本相结合,画出每一个章节的思维导图,这样在整理知识点时才能有条不紊,并且能够及时回忆老师在课上说过的重点。在此,林晓晶还为我们推荐了两个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X-mind和MarginNote3,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制作思维导图,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

第二就是要学会默书,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将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默写出来。林晓晶介绍说,在进行几遍背诵后就动手在纸上进行默写,默写不完整没有关系,之后将默写内容与原本内容进行对照,标示出漏写错写部分,再加以记忆,这样反复进行,记忆的速度和质量都会大大提高。

第三就是要劳逸结合。刚则易折,紧弦易断,生活是需要张弛有度的,哪怕是机器设备,一刻不停的运作,也会发热发烫,更何况人类的肉体凡胎,腾出时间休憩是必不可少的。“我习惯周末一天学习,一天放松,”林晓晶分享说,“就是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写作业或者复习的时间。”有的放矢 切中肯綮林晓晶在校期间不仅在学业方面成绩优异,并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园活动。林晓晶在校积极参加辩论活动,不仅是校辩论队和院辩论队的副队长,在家乡也担任阳江市大学生联谊会副会长,假期的时候积极参与家乡社会实践。在谈及林晓晶如何平衡学业成绩、科创赛事、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几者关系时,她提到关键一点,就是要明确重点,做好短期规划,分配好每个时间段应该做的工作。林晓晶在寒暑假重点参与志愿活动,当有重要科创赛事时,就把时间精力放在比赛上。一周要有一周的准备,一天要有一天的安排。明确什么是当下最应该做的,把握住重点,这样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当下的事情,空闲出来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既保证了效率,也可以提高质量,自然而然地,就平衡好了学习与活动的关系。

林晓晶的座右铭是“经历即精彩”。如此简短的一句话,其中却蕴含了无穷深意。“其实你会发现过去可能获得了一些辉煌成就,也可能吃了很多苦头。或许刚开始我们会因为这个结果而开心难过等等,但我们都应该思索一下每一段经历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她解释道,“所以我觉得犯错并不可怕,获奖或者说拿到什么东西也不一定全是好事,最关键的是你要明白从这件事情中,你到底收获了什么。”

这也是激励林晓晶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去的重要原因。迄今为止,她参加了两百多场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时长达到七百多个小时。不同类型的志愿活动,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她都去尝试过,也遇到了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林晓晶举例道:“我大二的时候参加了北京大学的调研项目,我当时就是自己开车去离家80公里外的县城下面的村去调研,但是当时为了寻找两位受访者,进入到深山,从大路到那个小村就得一个小时。”林晓晶颇有感触地说道。岁月留华 心路绽彩在谈及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时,林晓晶自豪地提到了宋健奖学金的答辩展示。通过这样一场答辩,她仿佛将自己大学四年的时间都给回忆了一遍,包括学业成绩、科研赛事、社会服务和多元实践方面。她认为这场答辩给自己大学四年画上一个圆满的一个句号,十分有意义。

在采访的最后,林晓晶殷切寄语学弟学妹们:如果选择保研这条路,就得明白这条路是很残酷的,它会将心中的焦虑无限放大,容易陷入优绩主义的漩涡。林晓晶鼓励大家多出去走走,在年少时见识更广袤的天地,要将自己的眼光放长远,人生漫漫,我们也需在这个世界上下求索。毕竟大学也不是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关于社会的学习以及见识的增长也颇为重要。

人生是旷野,有无穷可能。有诗,有理想,更有远方。而林晓晶,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笔者在这里祝愿林晓晶今后的学习生活一切顺利,也祝福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坦途上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荣光!

版权所有 ©2011-2025 济南大学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