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山东省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烟台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普通高校组)终审决赛落下帷幕。在这场充满激情的比赛中,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所研究的《励精“涂”治———高红外辐射涂料》项目荣获金奖。
保持热情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成为关键,同时传统的高温涂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释放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了解到这些社会现状之后,孙明慧决定研发一种可以有高发射率、高热稳定性和超长循环寿命的高红外辐射材料,在得到老师的支持后,借助“挑战杯”平台,她立刻组建了小分队,团队由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多个具有不同专业能力的同学和济南大学商学院具有财务相关专业知识的同学组成,开展了有关高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最终确定了“励精‘涂’治———高红外辐射涂料”的选题。
攻坚克难 做勇敢的追梦人
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默契的配合。在研究高红外辐射涂料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夜以继日,披星戴月,放弃节假日和周末,常常加班到凌晨。尤其是在从小试到中试的跨越的过程中,因为它不仅是从实验室到企业生产在数量和规模上的简单放大,还有一些理论与实际的不可避免的差异性问题需要解决。在接受采访时,该团队成员称,他们曾遭遇这样的困境:其材料在合成过程中,检测结果始终显示正常,但当达到某一特定条件时,检测结果却会突然异变,显示为失效。为此,团队成员选择驻守企业生产现场,日夜轮班,进行24小时值守。最终,经过一周的全面排查,他们发现问题出在环境温度上。
在研发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于不断创新,杜培磊指出从一代产品到二代产品的更新换代,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团队成员们进行不断地创新。在对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的实验研究中,他们通宵交流实验方案、开展实验也习以为常。就像马克思所说:“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最终经过三百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团队于2022年9月研制出适用于高温段和低温段的第二代产品,在实验室进行小试且合格之后,于2023年11月在企业中进行中试生产,验证产品质量。2024年2月,收到包括工业照明灯具、车用电池组和电化学储能电站相关企业的中试反馈,反馈显示中试效果良好。
热爱挑战做“春蚕精神”的传承人
事必躬亲,身体力行,这是指导老师给予学生们最好的言传身教。在项目开展中,指导老师原长洲投入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一丝不苟地狠抓细节,对实验指导、材料打磨、论文专利修改、实物实施方案设计等方面给出最严谨最可行的方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备战过程中,基于多个学术领域专家的建议,他总是会先精炼简化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团队分工,共同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带领学生们反复优化幻灯片的整体架构,对作品背景、作品内容、创新点等进行调整,打磨幻灯片,逐字逐句修饰,修改存稿达到上百次,让幻灯片的内容更加充实。从项目的开始到结束,每一份的进步都凝聚着原长洲老师的心血和努力,团队成员们都说,“没有原老师,就没有现在的团队”。
团队队长孙明慧说:“很高兴我们团队能够在本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们感到无比的荣幸。首先,我要感谢挑战杯为我们提供了展示创新和才华的平台。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宝贵建议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感谢每一位团队成员,是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让项目得以实现。参与挑战杯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也让我认识到个人在团队中的成长。我们相信,这次获奖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我们的项目推向更广阔的舞台。最后,我想对所有有志于创新和探索的学生说:不要害怕挑战,勇敢地追求你们的梦想。挑战杯是一个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绝佳机会。我们期待着在下一届挑战杯中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和团队。再次感谢所有人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以这次获奖为动力,继续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挑战杯”已落下帷幕,这是一段热血奋斗故事的结束,他们用知识攻关卡脖子的难题,用行动服务于社会,用奋斗引领同辈。这也是一种热爱挑战的“春蚕精神”的开始,他们肩负着期待,保持着热爱,未来的他们一定会比今天的他们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