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读《树犹如此》

时间:2024-03-13     来源:文学院     作者:胡一哲    查看:482   

《树犹如此》的题材广泛、主题多样,或谈文论艺,或怀人忆旧,或自述过往,或抒情感怀,并且有着白先勇那个时期散文创作的独特风格———写“人”,还有写“爱”。

说到写“人”,肯定要提到本散文集的第一篇,同时也是《树犹如此》收录的同名散文,名为《树犹如此———纪念亡友王国祥君》。在本篇散文中,白先勇对他和挚友王国祥三十八年的相知相交进行了回顾,并对王国祥的为人和一生进行了追忆。文章围绕着王国祥的两次患病(一次在大学时代,一次在去世前)展开,着重体现了王国祥与疾病抗争时的坚忍顽强和两人互相扶持、患难与共的人间真情。最终,王国祥没有战胜病魔,带着病痛离开了人世。王国祥的去世对白先勇而言“是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连后花园的树木花草对此似乎也有所感应。“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相知数十载,彼此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知己,最终却天人两分,死生契阔。本文平淡的语言间却饱含苦涩深情,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似乎已经超越了朋友的范畴,到了灵魂伴侣的程度,一人离世,一人在世,这种天人两隔的感觉不用亲身体会也明白一定是痛苦的。但比起说作者是在回忆痛苦,我更倾向于他是在回忆幸福,白先勇这一生,有王国祥这样一个知己,相知相伴,也就胜过终身了。除此以外,在其他的写“人”之作中,白先勇还回忆了自己与多位文人朋友的成长与相知过程,重点关注成长过程和往昔岁月。

再就是写“爱”。爱应该是散文创作中亘古不变的一大主题。当然,“爱”不是通常意义上狭义的“两人爱情”,而应该是广义上的“大爱”。《树犹如此》中的爱我觉得体现为这四个方面:对好友亲朋的爱,对文学艺术的爱,对故土家园的爱,对弱势群体的爱。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当数《白先勇与余秋雨论<游园惊梦>、文化、美学》,这篇散文又一次把昆曲带到了我的面前。说到昆曲,不得不提到汤显祖的《牡丹亭》,这部昆曲的集大成者,我在小学时就有幸领略过,但初闻不识曲中意,只觉得美则美矣,却也仅此而已,并未体会过其中深层的美学意味。于是,借着这次机会,我又一次去欣赏了这部昆曲奇作。不得不说,余秋雨先生的讲述给我极大启发:怎么用美学的视角去欣赏一部文学作品。用余先生话说就是“先以外在的‘美’引内部的‘情’,这是具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的特点,就普遍性来说,‘情’一定要有‘美’来作为它的外表”。从本篇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文化工作者为传承文化付出的心血。

在我看来,本散文集最突出的爱应该还是对文学艺术的爱。

“文学或许不能帮助一个国家的工业或商业发展,但文学是有用的,它是一种情感教育。想做一个完整的人,文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培养你的美感,对人生的看法,对人的看法,对人的认识,它在这方面的贡献最大,不是别的东西所能替代。”

我想这也是每一位文学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我们学习文学,不是为了找到多好的工作,不是为了得到多少的名利,而是因为自己真正热爱这样一份事业,真正愿意投入时间,投入心血在这个领域去研究。我也要以此来勉励自己,不管未来有没有在文学领域工作,对于文学事业的那份初心与追求不能丢失,这也算是对我在文学上的坚持与努力最好的回报。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句话应该是能贯穿这本散文集的,不单单是怀人,还有写爱。“人”和“爱”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写“人”展示“爱”,通过写“爱”刻画“人”。草木皆有情,何况人乎?生而为人,情感是个体的内核,是集体无意识。一颦一笑,一言一语皆是情。怀念挚友,热爱文学,执念真情,文学不死,我想这是白先勇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

版权所有 ©2011-2024 济南大学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